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許昌 >> 新聞資訊 >> 瀏覽許昌

張庭樹和“蓮花燈舞”的不解之緣

2014/4/9 10:26:42 點擊數: 【字體:

    張庭樹,今年76歲,長葛市老城鎮和平社區居民,他自幼與“蓮花燈舞”結下了不解之緣。最近,在一個普通的農家小院里,記者見到了這位精神矍鑠的老人。

    8歲開始排練蓮花燈舞

    據《長葛縣志》載:長葛“蓮花燈舞”始創于清代咸豐年間,興盛于同治、光緒年間,是家住長葛縣老城內劉家胡同辭官歸隱的劉盤石所創。劉盤石能詩善畫,每年燈節常為兒孫們制作蓮花燈,鄰里孩童羨慕不已,紛紛求其家長仿制。久而久之,胡同內蓮花燈愈來愈多,每年燈節,眾孩童擎燈云集街頭,盛況空前。

    張庭樹介紹,經商的爺爺張喜仿做了一些蓮花燈,教這些兒童走出各種舞步,各種隊形。光緒年間,成立了長葛縣童燈會,又逐漸加進鑼鼓伴奏而形成了“蓮花燈舞”。除每年燈節舉行隆重的蓮花燈會之外,也在鄉村古剎大會時應邀演出。特別是每年的農歷十月初十,還要赴嵩山中岳廟演出。

    “我8歲時開始參加排演‘蓮花燈舞’,1954年才停。直到1985年,縣文化館的唐金章老師想組織表演,我便和他一起重新編排燈舞和設計服裝。我又到鄭州采購道具和裝備,組織城關小學的老師糊燈、化妝。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那年正月初一在街上演出,鄉親們非常激動;正月十六到長葛參演,群眾再度圍觀叫好,最后換到體育場又演了兩場才罷。”張庭樹說。

    此后,由于經費等原因,“蓮花燈舞”不能正常演出,被人淡忘了二十多年,他也由此落下了一塊“心病”。

    各方支持夢想成真

    2009年3月,長葛市里下決心拯救“蓮花燈舞”。時年71歲的張庭樹立馬響應。他因陋就簡,做成了第一盞燈,隨后就教幾個打銅器的照著做,接著選了16名小學生開始練習。他口傳鑼鼓點,手把手地教套路,一有空就剪紙、著色、糊燈,還抽空去許昌買服裝、樂器等。后來,鎮政府出資2000元,購齊了服裝、銅器等裝備。當年6月,“蓮花燈舞”即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張庭樹成了“蓮花燈舞”的優秀傳承人。

    2010年2月,張庭樹接到長葛市文化局通知,3月24日赴淮陽參加“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當時學生放寒假,他挑選了10名學生進行訓練。沒有木料,就狠狠心拖出了自己的棺木板兒,拆了兩個放衣服的木箱子,湊齊了26對燈的木料,又去許昌訂購演出服裝。白天,他安排幾個人鋸燈座,自己去學校指導學生排練,晚上還得糊燈。26對燈,上萬張小紙片,一張張上色。

    2011年6月,省里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時,他將原來的內置蠟燭改為電池燈,花葉改為鮮葉,舞蹈動作也加以改進,提高藝術觀賞性。為此,他到處托人,還幾次三番到鄭州尋找燈具和荷葉。

    “蓮花燈舞”在巡演時贏得多方好評,在鄭州參加“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演出時受到歡迎;在長葛市召開的“全國信訪和諧工作會”的聯歡會上受到稱贊……今年3月,“蓮花燈舞”走進河南電視臺《根在中原》欄目。

    老人的心愿

    張庭樹說,融舞樂于一體的“蓮花燈舞”,具有特有的喜慶氛圍,寓意著在新的一年里除煩惱、求平安、愿吉祥、祈健康,具有重要的歷史、社會、文化、藝術和審美價值。

    “蓮花燈舞”的演員都是十多歲的少年兒童。演出時,他們頭扎荷花巾,上穿和尚領鑲邊艷裝,下著燈籠褲,足蹬薄底繡花靴,腰系彩綢,手執兩盞蓮花燈,踏著鏗鏘激昂的滿堂紅鼓點,翩翩起舞,歡快跳躍。白天,氣勢磅礴,場面華麗;夜晚,燈光閃爍,荷燈輝映。慢如行云流水,急如萬馬奔騰,令人格外賞心悅目。

    隨著蓮花燈舞被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張庭樹在高興之余也感到有點力不從心。他現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蓮花燈舞”的各種套路、技巧用書籍、影像資料保存下來。他希望大家都來關注和參與“蓮花燈舞”,使“蓮花燈舞”得到發揚和傳承。(原標題:張庭樹和“蓮花燈舞”的不解之緣)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河南日報(2014-04-09)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