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傳統文藝 >> 瀏覽相關信息

吹“籌”技藝傳后人

2013/12/4 11:51:45 點擊數: 【字體:

吹“籌”技藝傳后人


    暑假期間,鄢陵縣馬坊鄉前彪村“籌”音樂傳承人張善坤將本村40多名留守兒童召集在一起,給他們傳授吹“籌”技藝,使得這近乎失傳的古老民族樂器能夠后繼有人。據悉,“籌”已經有8000年的歷史,被稱為音樂中的“活化石”。2006年10月“籌”音樂成為第一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種類繁多的民族吹奏樂器中,為人們所熟知的大抵是笛、嗩吶、簫、笙、葫蘆絲等。其實,還有一種單管類吹奏樂器,形狀十分像笛,而淵源極其古遠,這就是“籌”。《道德經》中的“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中的“龠”便指的是籌。“籌”是寺廟音樂中的主要樂器,它形似竹笛,長約46厘米,直徑約3厘米。“籌”身共有9孔,下端的兩個是調音孔,吹奏時豎持,將上端置于口,右斜約45度角,故民間俗稱為“斜吹”。“籌”的音色介于笛、簫之間,兼有笛的清脆明亮與簫的悠揚婉轉,還可通過吹口角度的變化調節音調。“籌”與高亢、明亮的管搭配在一起,音色和諧優美。許昌市 牛書培 牛原 文/圖【原標題:吹“籌”技藝傳后人】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河南日報農村版 2010年8月12日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滑縣非遺二夾弦樵邱有傳承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