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至30日,受臺灣傳統文化藝術中心和臺灣豫劇團的邀請,由50人組成的濟源市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演出訪問團在樹德科技大學演出了現代豫劇《王屋山的女人》,同時攜手臺灣藝術家在高雄科技大學、鳳山開漳圣王廟、佛陀紀念館大覺堂進行“梆聲揚千里——豫劇之夜”交流演出,共演出了傳統劇目《穆桂英掛帥·出征》等五段折子戲,萬余名臺灣觀眾共同感受了豫劇藝術的魅力。
本次活動得到了臺灣各界人士和觀眾的認可,掌聲和贊譽聲不斷;濟源豫劇演員的精彩演出,令臺灣民眾近距離地感受了河南豫劇的風采。
10月23日,在臺灣樹德科技大學體育館,《王屋山下的女人》即將進行首場演出,濟源市豫劇團團長牛兵在后臺走來走去,額頭上不時冒起汗珠,比即將上臺的演員還緊張。距離演出開始只剩不到10分鐘,整個體育場內仍舊靜悄悄的。“演出馬上開始,怎么還沒有觀眾?”牛兵心里干著急。他悄悄走到舞臺大幕前,用手指輕輕撩出一個小縫,探頭朝臺下看,眼前的一幕讓他瞬間驚呆了:臺下黑壓壓的全是觀眾,足足有兩三千人。他們安靜地等待著演出開始,沒有任何喧嘩。牛兵和劇團成員不由心生敬意。
之后的演出中,演員們更加賣力地表演,臺下是持續不斷的掌聲。演到“彩云”哭著到處尋找兒子的時候,臺下許多觀眾也跟著哽咽起來。演出結束,觀眾掌聲經久不息。
“聽到臺灣同胞熱烈的掌聲,我懸著的心終于落地了。”牛兵說。
劉雯卉告訴記者,她已經是第三次赴臺灣演出了,臺灣觀眾對豫劇的熱情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說:“《王屋山的女人》演出剛剛結束,許多觀眾就跑上臺跟我合影,讓我簽名。他們都說‘沒想到你們把豫劇唱得那么好聽’。”她說不少觀眾還跑到后臺跟她聊天,一同探討人生的酸甜苦辣。“戲如人生。只要表演貼近百姓、貼近生活,就能感染人。”
在演員們眼中,此次演出不僅僅是一場演出,更是一次深入學習交流的機會。男主角李國智說,每場演出中間換場觀眾也不離席,等待他們的除了掌聲還是掌聲。“尊重與遵守,素養與禮節,自由與秩序,民風與市貌,很多都值得我們學習。”他說,觀摩62歲的臺灣豫劇皇后王海玲老師表演的《白蛇傳·盜仙草》,讓他至今不能忘卻。“一個62歲的老太太竟然把一個26歲的小姑娘演繹得活靈活現。她的演唱風格,她的表演功力,都展現了她一生對戲劇的執著與衷情。”
牛兵說,在訪問團即將返程的時候,臺灣豫劇團的一位工作人員送來了一份珍貴的禮物:一張黃色的卡片和一個U盤。卡片上寫道:“牛團長,這是我在演出期間拍下的所有照片,現將之送于您。臺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文化。”作者:王小萍 成利軍【原標題:豫劇《王屋山的女人》臺灣上演 唱哭當地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