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陳素真在天津演出的消息,我極是激動,立下志向,只要讓回城,再趕上陳素真演出,一定要去看戲。蒼天不負有心人,真有了這樣的一天,居然有了假期,就算一次享用吧,每月的四天假,真比后來的出國還讓人興奮。四天的時間如何度過的,與本文無關,正趕上陳素真演出,每天晚上都往劇場跑,終生難忘的藝術享受。
天津人對豫劇十分陌生,天津曲藝有河南墜子,很少有戲劇演出,豫劇表演團體很少來天津,天津能有由陳素真領銜的豫劇團,也算是戲迷的福了。
在河南,陳素真和常香玉、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并稱五大名旦。各有自己的演出風格,對于豫劇發展也各有貢獻。
陳素真初登舞臺,豫劇還只被稱為是河南梆子,沒有武打戲,也不講身段,土腔土調,極是呆板,只要求演員嗓子好,能唱個滿堂貫,就得觀眾歡迎。陳素真將京劇表演藝術引進豫劇舞臺,并進京向京劇藝術家學藝,學藝之后,回到河南,第一出大戲《穆桂英大破天門陣》,轟動開封,應該說豫劇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發展時期。
陳素真在表演藝術上的大膽革新,使豫劇由草根藝術進入到劇場藝術。陳素真將花梆子,水袖,扇子功,辮子功引進豫劇舞臺,使豫劇表演更為精美,也更有欣賞性。正是在陳素真在天津登臺獻藝的時候,我有幸看到她一次水袖表演,什么劇目,想不起來了,只記得舞臺上陳素真的水袖表演真是令人叫絕。舞臺上陳素真先是輕拂水袖,隨著情節的進展,陳素真進入舞蹈狀態,水袖越來越舒展,再至高潮,只看見滿臺水袖飛舞,潔白的水袖將陳素真纏繞在美麗的圖案中,此時此際。不能不讓人想起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中的詩句,只是要改動兩個字,將“一舞劍器動四方”改為“一舞水袖動四方”就再準確不過了。
陳素真表演細膩柔美,河南人稱陳素真是舞臺上的一尊美神,實在也不為過。陳素真最大的優點是繼承傳統,又勇于創新。陳素真的名言:“藝不驚人死不休。”豫劇中的《三上轎》,原來是“送客戲”,壓軸戲演完之后,觀眾不走,為了敷衍觀眾,讓一般的演員上臺去唱,把觀眾唱走。《三上轎》到了陳素真手里,一舉手一投足都有講究,根據感情的需要,更唱出她自己的特點,最終,陳素真唱一句觀眾喊一聲“好”,“送客戲”變成了留客戲。最后成了陳素真的保留劇目,陳素真的藝德,為后來人做出了榜樣。
因喜愛陳素真到喜愛豫劇,多少年來,只要有豫劇團來天津演出,我一定要去看戲,印象最深,馬金鳳在人民劇場演出《穆桂英掛帥》,果然另是一番風采。常香玉更為天津戲迷所熱愛,可是遺憾,常香玉幾次蒞津獻藝,不是說過了嗎,“重新做人”后太忙,失之交臂,終生抱恨了。【原標題:豫劇皇后陳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