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黃河故道民俗多彩 古風陶藝源遠流長

2013/3/15 10:50:35 點擊數: 【字體:

    八千年前的遠古時代,地穴而居的浚縣(舊稱黎陽)先民就已孕育創造了璀璨奪目的黃河文化——制陶工藝,據考古學家證實:浚縣先后發現的代表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和商代文化的遺址中,僅保存完整的古代制陶作坊就達11處之多,見證了華夏民族前中期的文明發展史。另具史料記載:商代時,浚縣的制陶工藝就已達到先進水平,規模也得到較大發展,其代表當時最高制作水平的鼎、尊等器皿作為貢品被選送皇宮,受到皇室和貴族的喜愛。
 

黃河故道民俗多彩 古風陶藝源遠流長
  古風陶藝總經理王佩雨(左一)向張民主任(中)和本網記者(右一)介紹情況


    大約八千年前,智慧的黎陽先民們在漫長的原始生活中,發現曬干的泥巴被火燒之后,變得更加結實、堅硬,而且可以防水,于是陶器就隨之而產生了。陶器的發明,它揭開了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與自然做斗爭的新的一頁,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是人類生產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最初,在生產方式落后和生活水平低下的古代,陶器是作為一種如碗、罐等稀少而珍貴的實用器具出現的,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不可臾離,浚縣制陶業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反應了當時社會的進步程度。大約7000年前,浚縣的制陶工藝開始發生重大變革,由純粹實用性開始向觀賞藝術性轉變,浚縣發現的大量古陶窯遺址見證了這一重大變革歷程。然而到了宋代,隨著瓷器的生產迅猛發展,制陶業趨于沒落,但是有些特殊的陶器品種仍然具有獨特的魅力,如瓶、罐、鼎、尊、 鬲、豆等,都是別具一格,倍受贊賞,其生產工藝和文化傳承一直延續至今,成為浚縣豐富的民俗文化中的亮點之一。
    
    記者在頗能代表黎陽古陶風格的鶴壁市古風陶藝有限公司看到,這家全面采用傳統古陶手工工藝技法制作的瓶、罐、鼎、尊、鬲、豆等藝術珍品,刀功渾厚、紋理清晰、色澤柔和、質地細膩、古樸典雅,古色古香,其藝術蘊含和制作功力讓人嘆為觀止!
    
    據陪同采訪的浚縣發改委副主任張民介紹:古風陶藝是浚縣古陶文化傳承的代表,該公司成立于1990年,興盛于1993年,公司總經理王佩雨先生為弘揚民族 文化遺產,繼承華夏古陶文化,毅然踏上一條對古陶文化的創新和發展之路。王佩雨先生出于對古陶文化的搶救和發掘的強烈歷史責任感,僅僅用了不到三年時間, 就把一家僅余兩名職工、瀕臨破產倒閉的古陶廠起死回生,發展到現在擁有技術員工180人,產品行銷海內外、在國內古陶界影響頗巨的藝術品創造企業。
    
    作為黃河文化的一枝獨秀,浚縣古陶在文化傳承和創新發展上走上了一條穩健之路。據古風陶藝總經理王佩雨先生介紹:公司在全面繼承傳統古陶手工工藝技法,沿 用線刻、繪畫、淺刻等基礎上,大膽使用浮雕,高浮雕,浮雕鏤空等新技法,在穩定的仿古陶藝基礎上,創作出了一批現代韻味極強的藝術珍品新品種。以"古風" 商標為主的一批黃河古陶珍品不僅行銷全國二十多個省、市和地區,部分產品還打入國際社會,成為外國友人了解中國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
    
    王佩雨先生介紹說:古風陶藝歷經數年研制、開發,已成功突破了制陶業傳統紅灰黑三色的限制,運用高科技技術培燒出了橘黃、石青、仿青銅、石褐、娟黃等顏 色,其色調柔和、古色古香、古樸典雅、自然天成,在國內制陶業獨樹一幟,部分產品已填補了陶藝界的色彩空白。特別是古風陶藝研制開發的2.8米高的超型巨龍瓶,更是突破了我國自古以來"陶不盈尺"的技術瓶頸,填補了我國陶藝界制陶業的一項技術空白。該瓶目前是國內最高、浮雕難度最大的陶藝珍品,曾代表河南 省人民政府贈送給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并榮獲了特等獎,為河南人民贏得了榮譽。
    
    據了解,黃河古陶是集雕刻、繪畫為一體的手工藝藝術珍品,其獨特的文化藝術魅力吸引了社會各階層為數眾多的收藏愛好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欣賞水平的不斷 提高,古陶的消費市場也必將得到進一步的拓展和擴大。省市縣的各級領導對黃河古陶的發展都極為重視,省委常委、省政法委書記李新民先后多次到浚縣的陶藝生 產企業視察和指導工作,并以"黃河古陶,源遠流長"題詞給古風陶藝公司,以示鼓勵;原副省長賈連朝也多次講到:浚縣黃河陶藝企業發展勢頭良好,市場前景廣 闊,應抓住機遇,擴大規模,再上臺階!省委徐光春書記對黃河古陶更為重視,前年,河南陜縣69名礦工被困井下,省委、省政府心系礦工安危,全力營救,終于 使69名礦工全體成功獲救,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為答謝全國主流媒體對河南礦工的關愛,省委徐光春書記親自提名用浚縣黃河古陶160套予以饋贈!
    
    張民主任告訴記者:浚縣縣委、縣政府對黃河古陶的發展高度重視,為加快陶藝企業的發展進程,進一步提高企業的文化品牌意識,強化黃河古陶的社會影響力,繼 而形成更大的規模效益,浚縣已計劃投資2960萬元,規劃用地40畝,建設黃河古陶藝術館、中華陶苑大型綜合陶吧和五條生產線。目前規劃設計已經完備,建 設手續也已辦齊,即將開工建設。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浚縣黃河陶藝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必將借助文化改革發展的春風,走向一個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李從獻)(原標題:黃河故道民俗多彩 古風陶藝源遠流長)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河南文化產業網 原文時間:2009-9-3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