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新網訊:響鑼、戲曲、民樂、舞蹈表演,對于這些傳承了數百年的原生態民間文藝節目,項城市官會鎮的農村藝人們無論如何不忍失傳。在鎮黨委、鎮政 府的大力支持下,官會鎮農民群眾也要辦自己的民間文化大賽。由項城市文廣新局、官會鎮人民政府主辦,項城市文化館、官會鎮文化服務中心承辦的官會響鑼展演 暨民間文藝大賽,將于12月1日至12月2日在項城市官會鎮拉開帷幕。
明清時期,官會鎮名為荒蕪店。“有女不嫁荒蕪坡,莊稼少,槐草多,曬黃頭發漚爛腳”。傳說,清朝乾隆帝南巡路過此地,這首凄慘的民謠引起了他的注意,決心停留數日以察究竟。皇帝駕臨,荒蕪店的百姓為了表示歡迎,就自發組織了響鑼、嗩吶等節目,以烘托喜慶氣氛。乾隆走后,聚于此地的地方官員為避天子忌諱,將荒蕪店改名官會,這些老節目得以流傳至今。
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淀,是官會鎮作為一個鄉鎮敢于數次舉辦民間文藝大賽的重要支撐。官會的響鑼是全國絕無僅有的“鑼舞”,先后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 遺產名錄和全國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官會響鑼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僅馬氏一家就傳承了十輩人。據此改編的“項城鑼龍”節目,曾獲得全國民間文 藝最高獎“山花獎”。官會的戲曲、民樂、舞蹈也是一大亮點。目前,該鎮農民自發組織的劇團達16個、嗩吶演出隊80個、村村都有舞蹈隊。農民王啟山、王玉 鳳父女曾先后走上《梨園春》的擂主席。官會鎮也是周口市獲得“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河南省文化先進鄉鎮”、“河南省特色文化產業鎮”、“河南省官會響鑼傳習基地” “周口市文化產業先進鎮”等榮譽稱號的文化強鎮。
據了解,官會鎮本屆民間文藝術大賽共安排了鑼龍文化、響鑼展演、民間器樂、戲曲、舞蹈比賽五項主要內容。
談到舉辦民間文化藝術節的意義,官會鎮黨委書記陳峰說:“官會區位優勢不夠明顯,發展工業的基礎條件不夠。我們舉辦民間文藝大賽,主要是想通過這樣 的節會,傳承民間傳統文化,推動小城鎮建設,激活商貿物流業,把官會鎮打造成能夠輻射到周邊鄉鎮的商貿物流中心,進而推動全鎮工業發展,爭創全國文化先進 鄉鎮和河南省文明衛生鎮。(張偉 )(原標題:項城官會農民群眾要辦自己的民間文化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