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安陽傳遞展中原文化 別致"抬閣"藝術吸引眼球

2013/5/15 16:52:28 點擊數: 【字體:

今天上午約9時50分,隨著末棒火炬手大豆蛋白纖維創始人科技型企業家李官奇點燃設在安陽市外國語中學的圣火盆,北京奧運圣火在河南安陽的傳遞結束。安陽站是奧運圣火在河南傳遞的最后一站,此前圣火已經完成了鄭州、開封、洛陽三站的傳遞。 

在完成今天的傳遞之后,圣火明日將在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傳遞。安陽乃河南省著名歷史名城,今日的傳遞也同樣充滿著中原文化的特色。

安陽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甲骨文的故鄉,也是周易的發祥地,更是紅旗渠精神的誕生地。同時它也擁有世界文化遺產——安陽的殷墟。殷墟可以說是安陽的一個標志,因此在今天安陽起跑儀式的現場可以看到殷墟的影像,而紅旗渠同時作為一個現代的標志來展現安陽濃重的人文景觀。 

安陽也是一個文化大市,因此,在今天傳遞過程中可以看到很多安陽和河南當地有特色的表演,在河南省的傳遞過程當中幾乎每一站都可以看到當地的特色的民間表演,比如戰鼓、腰鼓、盤鼓。今天,也看到了具有二千多年文化的安陽的一種民間藝術,叫做抬閣。 

抬閣是數名兒童扮演古裝戲劇人物立在四方形閣子上由人抬著行走的一種娛樂形式。扮演者各飾某一傳統戲曲中的角色,根據劇情,組成一個個精彩的造型,固定在抬閣的鐵柱和支架上。造型有3層或5層不等,高達3米至5米,一般每層1人,也有的底層4人, 中層5至6人,頂層1人。抬閣由4人或8人扛著游動。

為了扮演者的安全和保持抬閣行動平衡,抬閣支架上置有兩根長飄帶,一前一后交由地面人員拉扯控制,左右兩側還各有一個手持長叉的“保鏢”護衛,兼送食品給抬閣上的小演員助興。 抬閣造型優美,畫面壯觀,加上鑼鼓相伴,十分氣派,一直為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

安陽抬閣距今已經有兩千多年歷史,起源于安陽村民送孔子的儀式.抬閣在漫長的發展中,不斷汲取如民間傳說、戲劇、雜耍等內容,發展為獨立的藝術.像《李三娘推磨》、《真假孫悟空》和《戲說乾隆》等等都是保留節目. 

如今,為了對珍貴的抬閣文化發揚光大,安陽縣已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抬閣之鄉”,并成為“中國抬閣藝術研究基地”。2007年3月,“中國抬閣文化之鄉”考察驗收組對安陽縣抬閣文化進行了深入考察。考察組成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文聯副主席、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秘書長夏挽群對安陽縣抬閣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安陽縣抬閣很華麗、很奇特、具有地域特色。據了解,安陽縣目前有抬閣表演隊120余個,其中曲溝鎮有16個,能同時出動200余架抬閣,表演藝人1000余人。近年來,安陽縣抬閣表演足跡遍布北京、上海、廣州、武漢、南京、天津、杭州、濟南、長春等各大城市,被譽為“華夏一奇”、“中華絕藝”。 

今天,北京奧運圣火在安陽傳遞,也讓全中國甚至全世界了解到著名的“安陽抬閣”,不能不說這一項著名的中原文化借助奧運的東風興起于中國、了解于世界。奧運圣火的傳遞不僅把由西方起源的奧運精神帶入了中國,更把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普及于世界,讓 2008年成為真正的“中國之年”。(原標題:安陽傳遞展中原文化 別致"抬閣"藝術吸引眼球)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第29屆奧運會官方網站(2008-7-28)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