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小年:祭灶

2013/8/2 11:43:34 點擊數: 【字體:


祭灶

苦茶

  臘月二十三,“小年”兒。小年兒祭灶。說通俗點,就是送灶王爺上天。年節前的敬神祭祀,就從這里開個頭,一路殷勤不斷祭拜下去了。

  在民間諸神里,灶王爺是最好糊弄的一個爺。大約是因為他跟老百姓們接觸太密切了,大家才對他神秘感不足,調侃味兒有余。他“老人家”自從被請進門,就被“糊”在灶房里,一年三百六十日,煙熏火燎無停息。因為他的主要職權,就是掌管下界的灶房。

  民以食為天,還有什么比吃飯更重要和更享受的事情呢?做飯呢,離不了灶房;灶房呢,離不了灶王爺的掌管,所以老人們說:不管你張王李趙遍地劉,你家的家長,同一個人兒!誰呢?灶王爺。你沒見,灶房里那張灶王爺、灶王奶奶的畫像嗎?慈眉善目的老兩口兒,一左一右,又憨厚又慈祥,真像是鄰家的爺爺奶奶!他二位旁邊一副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橫批:一家之主。

  老人們的古話:灶王爺,本性張,人稱張郎,娶妻丁香,感情甚好。忽然一日張郎身價顯貴,就休了丁香,娶了妓女海棠。誰知不久橫遭一場天火,燒得張郎片甲不留,海棠也棄他而去。他只好沿街乞討,到一富戶家,女主人恰是前妻丁香。丁香不計前嫌,端給他熱饃肉菜,張郎端起碗來,想起從前,深感羞愧,就一頭鉆進滾熱的灶膛憋死了。此時正趕上玉皇大帝下界視察,念在同宗同姓的份兒上,就封他做了一名灶王官,這就是灶王爺。

  凡間的人,對灶王爺,不是那么恭敬得要命,大約也跟他這種背信棄義、嫌棄糟糠的不雅之名有點關聯吧。但是,既是神,本事就大于凡人啊,況且這老兒,還有著專事監督人間善惡的特殊身份,人們就更不敢得罪了。臘月二十三,灶王爺攜灶王奶奶,要乘馬車上天庭,向玉帝匯報工作。人們會為他準備盤纏、行囊、馬車,還有送給玉帝的禮物雞鴨牛羊,并敬上花花綠綠的“糖紐兒”,意在甜甜灶王爺的嘴,讓他多言好事,多降吉祥。

  我娘在世時,跟我講,在她小時候,二十三的祭灶儀式,還很有講究呢。白天,老太太們劈好了高粱秸,用光滑的外皮做骨架,用暄軟的內瓤做身體,扎好兩匹灶馬,一架車,那馬有頭有腿有尾巴,有肚子,那車的輪子,都是圓的,馬車扎好,好讓灶王夫婦乘著上天。小閨女兒們,則忙著剪彩紙,剪出雞、犬、牛、羊,還剪碎一捧喂馬的草,給灶馬當干糧。

  我娘這樣講的時候,我聽著很像童話,就跑去灶王爺的神像前左瞧右瞧,心里很羨慕他們沒有翅膀,也能上天。

  到小年之夜,又往往深夜不睡,等大人焚燒完舊年灶王的神像,就跑去屋外,仰望天空,看星斗燦爛,天幕深藍,想著,冥冥之中,那灶王一家大約已經乘著馬車,憑長風,越過迢迢萬里銀河,到天宮去了吧。多么神奇的小年,多么熱鬧的臘月啊。只有在這個時候,所有的大人們才會合心合力,講那么多神奇的故事,給孩子們享受。

  長大了,又羨慕那時候的人們,在過年的時候,制造出一幕幕中國版童話,把日子點綴得有滋有味。

  前不久,翻閱一部舊畫冊,竟翻到一幅題曰“大清光緒二十九年灶君之神位”的灶君圖,很是驚奇。圖畫的上方,畫的是灶王拜見玉皇大帝,兩人相互拱手,竟是老友相見的場面;下方畫灶君夫婦坐在桌案前,左邊有婦女燒火做飯,右邊有婦女撫養嬰孩,養馬人在槽后喂馬。灶君一家安閑自在,很有點安居樂業的人間情味。

  三十歲以后,我也開始向往這種踏實的凡間生活,馴養自己入世;于是漸漸拿起了當家主婦的庸常姿態。臘月的時候,到集市上“請回”一堆的神,在相宜的日子里,這里安置一位,那里安置一位,把屋里院里貼得花花綠綠的;逢節日之夜,到處點起明燈,點起蠟燭,弄一派神秘祥和的氣氛,給孩子一個童話的情境。

  諸神慈悲,原諒我這一介小民吧,因為我供奉大家諸位,實在是膜拜不足,好玩兒的感覺更多些。從另一個角度說,沒有功利性啊,從根到梢都是純凈的呢。(原標題:祭灶)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羊城晚報(2013-02-05)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祭灶的傳說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開封網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