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東關雙龍由來

2013/8/9 9:43:39 點擊數: 【字體:


    洛陽龍舞早在宋以前的歷代建都時期就流行于民間。但從白天表演的龍舞發展到夜間表演的龍燈則始于宋朝,其中最出色的是“東關雙龍”。

    宋以前,洛陽東關一帶市民擅長做紙花,生意興隆。五代末期,做紙花商人常把紙花運往開封及外省大城市出賣,在外地學來了玩龍燈。外地龍鱗均為布制,因東關人善于做紙花,以紙代布做龍鱗,這是火街龍舞與其它龍舞的區別。

    宋太祖趙匡胤生于洛陽東關夾馬營八孔窯。傳說太祖出生時,夜半有紅光映天,遠處望去,好象大火燃燒,宋朝建立后就把夾馬營改為火燒街。又因太祖的弟弟趙光義也出生于火燒街,趙光義登基后,又將火燒街更名為雙龍巷。以后宋人在雙龍巷建太祖廟,龍舞也從單而成雙,一條為青龍,有掃帚尾;一條為火(紅)龍,有卷尾,同時龍舞也由白天表演發展為龍體內點燈,可在夜間表演的龍燈。

    解放前,火街龍燈社設在太祖廟,“社首”多由地保紳士擔任,每年農歷七月十五城隍節、十月一日寒食節及歲首燈節為主要活動節日。表演時,排鼓齊擊、鞭炮齊鳴,有梢子棍百余條,以火彈開路。舞龍者9人,龍首重達80余斤,常由大力士充任;龍尾重50余斤。表演技巧常有爬龍山,過龍橋,穿龍門,時而左右穿梭,形似蛟龍鬧海;時而盤旋游動,恰似蒼龍遨游太空。因龍鱗為紙質,舞動時隨風擺動,龍口不斷噴出火焰,場面十分壯觀。每當龍燈經過鬧市,十步備茶,百步設宴,各家店鋪以鞭炮相迎,以求吉祥,常有數百人圍觀,十分熱鬧。

    解放前,火街龍燈掛白胡子,表示雙龍出于太祖降生地,其它龍燈不能掛白胡子。直到解放初期,仍有因龍燈爭掛白胡子而發生械斗事件,經人民政府調解后,決定洛陽龍舞均掛蒼胡。從此各家龍燈社和睦相處,未再發生械斗事件。直到1990年,洛陽龍燈盛演不衰。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每年燈節的十四、十五、十六晚上,洛陽龍燈更以其新的舞姿出現在全市人民面前,或噴火、或吐水,形象生動,蔚為壯觀。

    洛陽龍燈的制作,以東關張家紙花店最為出色,首創為清道光年間出生的張玉亭。(原標題:東關雙龍)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洛陽廛河區人民政府網(2011-06-01)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櫻桃溝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開封網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土特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