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寺鐘聲緣何提前敲響
2013/8/12 15:23:13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昨晚,踏著新年的腳步,千年古剎洛陽白馬寺又響起了那聞名遐邇的馬寺鐘聲,人們彼此祝福祈禱。但是,有心的中國游客卻不禁詫然:馬寺鐘聲緣何提前1個多小時,早于北京時間零時敲響?
為迎接新年,昨晚近300名中外游客不遠萬里,冒著寒風,饒有興致地趕來聆聽“賜福呈祥”的馬寺鐘聲。這其中,絕大多數是日本游客。22時40分,第一聲渾厚悠揚的馬寺鐘聲響起,緊接著參加活動的賓客一一登上鐘樓,叩響洪鐘……時間在鐘聲中一分一秒地滑過,預示新年到來的第108下鐘聲在人們的翹首企盼中終于響起,此時,時針指向了23時——日本的新年!
此時此刻,百余名日本游客為之興奮地歡呼鼓掌。而另一邊,在場的中國游客乃至一些佛教界人士卻不免惆悵,不少人頻頻抬起手腕,端視手表,一股寂寞與失意之情溢于言表。畢竟,中國人自己的新年并沒有伴隨著鐘聲到來……
“洪鐘原寄一枝禪”。最早鑄造于明代、重達2500公斤的馬寺大鐘,如今早已“功成身退”成為文物供奉于殿堂之上,任人觀瞻。取而代之的是1992年新鑄造的大鐘,它懸掛于鐘樓之上,音色渾厚悠揚。位于寺內山門東側、方形單檐歇式山頂的兩層高的鐘樓,是1991年6月由日本友人中村包行捐資400萬日元、白馬寺出資15萬元人民幣共同修建而成的。
馬寺鐘聲是洛陽著名的八大景之一,它象征吉祥如意。然而,不少中國人卻將其淡忘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年年、一隊隊來自日本的游客。因為在日本,白馬寺享有很高的聲譽,在白馬寺喜迎新年更是不少日本人神圣的愿望。于是為了旅游的需要、“適應”日本游客的“時差”,馬寺鐘聲便由此變更了時間,提前1個多小時敲響。這一“慣例”屈指算來已有六七年。
新年之際馬寺鐘聲敲響,本是一種象征。如今,人們把它作為一旅游項目吸引國外游客,何時敲響本無可厚非,但身臨其境的中國游客遙望洪鐘,卻無法抑制自己情感的波瀾:日本人不吝惜時間和金錢,千里迢迢遠道來洛,但為何就不能再多等待一個小時?因為這里畢竟是中國!
洪鐘聲聲,叩打心弦。作為每一個中國人或日本人都在企盼著吉祥幸福的新年。望著碩大無朋的馬寺銅鐘,人們不免發出這樣的疑問:千年古剎的鐘聲,你何時能按規律敲響?(本報記者崔迎 編輯 李向紅 田建民)(原標題:馬寺鐘聲緣何提前敲響)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洛陽晚報(2008-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