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春節吃餃子習俗的由來

2013/8/13 16:11:06 點擊數: 【字體:


      民間有春節吃餃子的習俗,餃子: 餃子源于古代的角子。早在三國時期,魏張揖所著的《廣雅》一書中,就提到這種食品。據考證: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時期的“偃月形餛飩”.和南宋時的“燥肉雙下角子”發展而來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清朝有關史料記載說:“元旦子時,盛饌同離,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又說:“每年初一,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面做餃食之,謂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富貴之家,暗以金銀小錁藏之餑餑中,以卜順利,家人食得者,則終歲大吉。”這說明新春佳節人們吃餃子,寓意吉利,以示辭舊迎新。近人徐珂編的《清稗類鈔》中說:“中有餡,或謂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湯叫做水餃。”千百年來,餃子做為賀歲食品,受到人們喜愛,相沿成習,流傳至今。 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圣張仲景首先發明的在明清時已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除夕晚上12時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歷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餃子有很多的傳說,一說是為了記念盤古開天辟地,結束了混沌狀態。二是取其與“混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另外,民間還流傳吃餃子的民俗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摶土造人時,由于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頭很容易凍掉,為了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土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栓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里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記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
 
  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于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里,以寄托人們對新的一年的企望。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栗子等包進餡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原標題:春節吃餃子習俗的由來)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中共濮陽縣委統戰部(2012-01-05)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開封網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