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蔬菜產業:“扮靚”襄城農村經濟

2013/8/14 12:02:56 點擊數: 【字體:


    夏日的晨曦中,數百輛滿載蔬菜的人力車、馬車、機動車順著鄉間小路,蜂擁而至襄城群發蔬菜市場,帶著露珠的紅艷的西紅柿、翠嫩的黃瓜、紫色的茄子、肥嫩的韭菜等整齊地碼放在寬敞明亮的交易棚下。在外地菜商、本地菜販與當地菜農討價還價聲中,人們忙碌著把一筐筐鮮嫩的蔬菜裝進五顏六色的編織袋里,過磅裝車,一輛輛滿載時令蔬菜的卡車,源源不斷地駛向全國各地。這是襄城縣蔬菜產業發展的一個畫面。
 
  襄城縣委、縣政府為實現從農業大縣向經濟強縣的跨越,審時度勢,準確定位,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把蔬菜作為振興經濟的支柱產業來發展。他們建立了以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為主的蔬菜產業領導小組,協調指導全縣蔬菜生產,下發了《襄城縣關于做好蔬菜產業化工作的實施意見》,把蔬菜產業的發展納入目標管理之中,并在扶貧資金、開發資金、水利資金等配套資金使用上向蔬菜產業傾斜。幾年來,該縣累計投放資金3000多萬元,大興蔬菜生產的基礎設施和基地建設。同時,為確保蔬菜產品銷售暢通,該縣政府下發了關于建立綠色通道的通告,協調交通、農機、工商、稅務等部門,保證過境的一切運菜車輛通行無阻,為蔬菜產品的銷售、運輸創造寬松環境。目前,該縣形成了“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聯農戶”的蔬菜產業格局,并通過“規模推動、科技拉動、市場帶動”機制,實現了蔬菜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規模推動,打造蔬菜產業優勢。規模生產是產業化經營的基礎。該縣為加快蔬菜產業化進程,按照鄉有龍頭、村有特色的原則,以境內4條路線和十里鋪鄉、庫莊鄉、山頭店鄉、范湖鄉為開發重點,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建立蔬菜生產帶、產業開發群,形成了以庫莊、十里鋪、山頭店為主的3.5萬畝中小拱棚早春菜基地,年產黃瓜、西葫蘆、西紅柿、包菜、花菜等1.5億公斤;以庫莊、十里鋪、城關、范湖、茨溝為主的1.5萬畝春夏菜、夏秋菜基地,年產各類鮮菜4.5億公斤;以姜莊、潁陽、汾陳為主的1.5萬畝三櫻椒、牛蒡、大根蘿卜特色菜基地,年產蔬菜0.4億公斤;以雙廟、庫莊、山頭店為主的5000畝溫室大棚生產基地,生產冬春黃瓜、西葫蘆、西紅柿、西芹等反季節蔬菜,畝產量5000公斤;以十里鋪、雙廟、范湖、姜莊、庫莊、湛北、城關、茨溝為主的總規模2100余萬袋的珍稀白靈菇、黃背木耳、香菇、平菇等食用菌生產基地。目前該縣已有3個鄉蔬菜種植面積達到2萬畝以上,45個專業村種植面積達到千畝以上,種植專業戶2.5萬戶,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21.5萬畝。
 
  科技拉動,提升蔬菜產業檔次。蔬菜產業的上檔升級,關鍵在于科技進步。襄城縣強力實施“科技興菜”戰略,通過與科研院所“聯姻”,加快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和科研成果的轉化,提高全縣蔬菜生產科技水平。該縣從北京華農公司、省農大聘請20多位農業專家組成蔬菜生產技術顧問團,對全縣蔬菜生產進行指導,編制完成了20萬畝無公害蔬菜可行性研究報告、新世紀高科技示范園區科研報告,指導完成蔬菜加工、儲藏、生產示范項目5個,提供名優新品種10個,新技術、新材料10項,并建立起500畝蔬菜科研基地,走產學研相結合的路子,促進了蔬菜產業開發進檔升級。該縣建立了縣蔬菜研究所,年研究示范推廣蔬菜新品種20余個,推廣應用黃瓜嫁接、二氧化碳化肥、節水灌溉、病蟲害綜合防治、高產立體模式栽培新技術10多項;投資110萬元,建成了雙廟、庫莊、山頭店3個溫室大棚生產示范基地,溫棚達到150座。該縣邀請省、市專家,縣農技專業人員在蔬菜基地舉辦講座,現場進行咨詢、指導。全縣的“土專家、田秀才”組成科技演講團,到蔬菜種植重點村進行現身說法,并依托縣農廣校、縣成人中專等對菜農進行專業培訓,形成了多層次、多渠道的農業科技培訓網絡,年培訓菜農1萬多人次,有力地提高了蔬菜種植的科技水平,使全縣蔬菜產業的科技貢獻率達40%。全縣菜農每年直接受益在5000萬元以上。
 
  市場帶動,提高蔬菜產業效益。市場決定蔬菜產業的效益。襄城縣在發展蔬菜產業中注重培育銷售龍頭企業,拓展銷售空間,實現蔬菜產業化經營,并在政策、資金、土地、技術等方面實施傾斜政策,建立起了一批大中型蔬菜市場。十里鋪鄉馬園村農民孟群發在政府的扶持下,從當初僅有資產2萬元、5畝經營場地的小市場,發展成現在擁有固定資產1832萬元,占地134畝,年交易額達2億元的豫中南地區最大的蔬菜批發交易市場,并形成集科研、生產、加工、運輸、銷售為一體的大型“農”字號龍頭企業,先后被省政府命名為“全省50家農業龍頭企業”,被農業部確定為鮮活產品定點批發市場。同時,該縣先后投資2700多萬元,建立起34個城鄉集貿市場,培育農民購銷聯合體10余個,蔬菜經紀人3000多人,并在北京、廣州、上海、鄭州等大中城市設立蔬菜直銷窗口,使全縣蔬菜產品的銷售形成了以專業批發市場為骨干,以集貿市場為基礎,以外地直銷窗口為依托,以農民購銷聯合體相配套的強大銷售網絡,從而帶動全縣10萬菜農從事蔬菜生產。該縣蔬菜年產量81萬噸,銷往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并部分出口國外,年實現產值7.5億元,占全縣農業總產值的40%,菜農人均收入達3000元。(作者:劉富山 謝銀漢)(原標題:蔬菜產業:“扮靚”襄城農村經濟)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許昌日報(2002-07-19 )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開封網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