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俗演變
2013/9/24 9:01:45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實行一夫一妻制,國家頒布了《婚姻法》,逐漸改封建包辦婚姻為自由婚姻,改除了舊時童養媳、娃娃親、換親、娶妾等惡習。兒女婚姻先經人介紹,雙方見面談話后,如無意見,先行訂親,按政府規定,到法定結婚年齡時再領取結婚證書,擇吉日良辰嫁娶。其禮儀形式基本沿襲舊習,唯廢除抬花轎,娶親時一般用馬車或騎騾馬迎親,送親者隨后而行。1958年“大躍進”開始,繼而社員吃食堂飯,后又遇低標準,瓜菜代,生活極度困難,兒女婚事一切從簡。十年“文革”中,又把迎親、送親等禮儀皆被視為“四舊”而被破除。
改革開放時期,群眾生活提高,對兒女終身大事隆重操辦,部分舊時禮俗,有所改變。一是改舊時拜客時磕頭為鞠躬;二是改舊時換庚帖為走頭回;三是改招待送客兩頓飯為一頓飯,但其質量較舊時豐盛得多;四是改舊時請嗩吶班子為娶親時手提錄音機,庭院架設高音喇叭或音箱播放助興;五是一些不適時宜的繁瑣程序全部簡化,增加了一些新內容,如簡化了新郎為新娘祖神牌位燒香拜禮,只為新娘父母及健在的爺奶鞠躬等,在典禮儀式中,增加了宣傳計劃生育、讀結婚證等內容;六是娶親時,皆用車,一般用六七輛,多至十幾輛小轎車,另有大客車接客送客;七是請專人錄像、照相、司儀,全程跟蹤服務,婚禮隆重而又熱烈。(原標題:婚俗演變)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崤函網(2008-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