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欒川:宜居宜游大花園
2013/12/7 15:15:46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全景欒川:宜居宜游大花園
八年前,欒川人創造了享譽全國的旅游發展“欒川模式”,成為全國貧困山區依靠旅游業帶動農民群眾脫貧致富的典型。而今“欒川模式”經過八年的持續探索、創新、提升,實現了由原來的“黨政主導、部門聯動、市場化運作、產業化發展”向如今的“旅游引領、融合發展、產業集聚、全景欒川”的全面提升和品質跨越。
八年的堅持不懈,欒川縣在“旅游興縣”戰略的指引下,經濟、社會、旅游生態實現了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全縣34萬人口中,直接和間接旅游從業人員達10.8萬人,全縣33%的農民就地轉變為旅游從業人員。
八年的快速發展,欒川縣經濟、社會發展各項指標都實現了2倍以上的增長,發展結構更趨合理、發展方式更加科學,2011年欒川接待游客681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5.9億元。
八年的轉型提質,欒川縣形成了溶洞游、山水游、森林游、農家游、休閑游、滑雪游、溫泉游、紅色游八大旅游品牌。全縣擁有5A級景區2家,4A級景區5家,A級景區數量居全國縣級第一位。
2012年10月26日,由中央黨校經濟學部、中國旅游報、河南省政研室、河南省旅游局主辦的“欒川模式”創新發展高端論壇在京舉辦,眾多專家、學者聚集一堂探討、提煉、總結欒川旅游發展的經驗,以啟迪全國縣域旅游的發展方式。作為中國旅游強縣的欒川,再次成為了縣域旅游經濟發展的焦點話題。
剛剛勝利閉幕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了建設美麗中國這一令人期待的新目標。全景欒川必將為美麗中國增光添彩!
“剛剛勝利閉幕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了建設美麗中國這一令人期待的新目標。欒川旅游模式建設全景欒川的做法,正與這一新目標高度符合,欒川建設全景欒川的勁頭更大、信心更足!”欒川縣委書記樊國璽說。
10月26日在“欒川模式”創新發展高端論壇上,各位專家、學者對欒川旅游未來的發展達成一致意見:欒川要通過建設“全景欒川”,促進旅游業和縣域經濟的再一次提升。
河南省旅游局局長范修芳對“全景欒川”給予了高度評價,“全景欒川”使縣域旅游的發展從原來的幾個景區變成全社會綜合發展,反過來全社會的綜合發展促進旅游業再一次轉型升級,“全景欒川”意義非凡。
縣域景區化打造“全景欒川”
“全景欒川是指把整個欒川作為一個大的生態公園來建設,把旅游規劃融入到縣城、小城鎮和新農村建設的各個領域,使欒川的城市和鄉村、街道和房屋、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成為生態公園的一部分,使整個欒川成為一道宜居宜游的風景。”欒川縣委書記樊國璽對“全景欒川”的概念進行了準確闡述。
十年前,欒川縣城面積只有4.2平方公里,還不到如今的三分之一。如今的欒川城在面積倍增的同時,變得更加宜居、更加宜游!
看!欒川城。城在山中布局,水在城中流淌。白天是藍天白云下的一派湖光山色,夜晚是繁星照耀下的一片燈影璀璨。不少游客贊嘆欒川城美麗的如同一幅畫。
欒川縣提出“大區小鎮”概念,按照“大景區”+“旅游風情小鎮”+“旅游新村”的形式,延伸吸引力和規模較大景區的主題文化,發展旅游風情小鎮和旅游新村,建成了一批以旅游業為主導的新型農村社區,很好地解決了就業、產業問題,真正實現農民就地城鎮化。
目前,欒川縣14個鄉鎮已經開始按照突出產業、凸顯特色的標準,打造旅游風情小鎮。成功的例子有很多:
城鎮方面,合峪鎮按照豫西民居建筑風格對臨街建筑進行改造,石廟鎮按照新中式建筑風格實施街區改造,三川鎮、欒川鄉成為第二批“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
鄉村方面,重渡溝村投資2.8億元,整合搬遷4個村688戶建設重渡溝新型農村社區,發展農家賓館項目;楊樹坪村投資3054萬元,建設78套別墅式家庭賓館及相關配套基礎設施,節約出250畝土地由洛陽伏牛山滑雪度假區租賃用來建設冰雪文化生態園配套項目;養子溝村申報第三批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村)已順利通過省級驗收。
資源優勢支撐全景欒川
“打造全景欒川,我們有突出的資源優勢!”縣委副書記、縣長昝宏倉說。
欒川具備六大資源優勢。
一是山地資源優勢。欒川屬典型深山區縣,面積2477平方公里,聳立著12000座山峰,分布著8800多條溝谷,而且欒川的山兼具南方山巒的清秀靈動和北方山巒的雄偉壯觀;
二是地理區位優勢。欒川既處在南陽、洛陽、三門峽地區,還處在河南、山西、陜西大三角區域,屬于區域經濟發展的金三角;欒川海拔高度在450米到2212米之間,據生理衛生實驗研究表明,這個海拔高度是最適合人類生存的養生海拔;
三是生態資源優勢。全縣有林地面積296.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3.3%,居全省首位,負離子負氧離子含量平均每立方米3萬多個,有“中原肺葉”之稱;
四是氣候資源優勢。欒川年平均氣溫12.2℃,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秋涼爽,四季分明,年舒適期長達9個月。尤其是夏季氣候優勢明顯,夏季平均氣溫20.6℃,是中部地區乃至全國稀缺的“避暑勝地”;
五是人文資源優勢。欒川作為道家始祖老子的歸隱地、商代名相伊尹的躬耕地,豐富的歷史遺存為開發道家養生、藥膳養生養老產品提供了廣闊空間;
六是欒川具備山地度假區的雛形。從資源種類來看,《國家旅游度假區等級劃分標準》將自然資源分為海洋、內湖、山地、滑雪地、森林、溫泉、草原7小類,欒川僅缺少海洋和草原;從住宿接待規模來看,全縣擁有床位3.5萬張,中檔以上1.7萬張,形成了高、中檔層次合理的住宿接待體系;從市場影響力來看,省外游客輻射京、津、冀、晉、陜、鄂、蘇、魯等省市,比例達50%以上,且以過夜游客為主,2日游以上游客占80%。
“有了這些優勢資源的支撐,對打造全景欒川,我們充滿了信心。”昝宏倉說。
“山地旅游示范度假區”豐富全景欒川
“欒川模式”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上,北京中科景園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石培華,欒川縣委副書記、縣長昝宏倉分別為中科景園規劃設計研究院國家山地旅游度假試驗區研究基地、北京市場旅游營銷中心進行了授牌,拉開了欒川縣以建設全國首個國家山地旅游度假試驗區為抓手,打造全景欒川的序幕。
山地旅游度假試驗區建成后,欒川將成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國內知名旅游目的地,全國縣域旅游發展的嶄新樣板,省級旅游改革配套實驗區,伏牛山健身養生旅游目的地。
在2012年全縣旅游工作會上,欒川縣下發了《建設國家級山地旅游度假試驗區綱要》,把欒川縣旅游資源核心區域分為“一心二區三帶八組團”:
“一心”:欒川縣城。以游客集散中心和服務基地為主題,主體項目包括:游客中心、地質博物館、東嶺植物園、文化藝術中心、特色旅游街區、縣城建筑景觀化改造。
“二區”:縣城和潭頭鎮兩個旅游產業集聚區。主體項目包括:星級度假酒店、風情小鎮、會展中心、休閑娛樂街區、旅游地產、學校、醫院、體育場等。
“三帶”:九龍山至重渡溝至金牛湖南北景觀帶;合峪縣界至老君山至雞冠洞至滑雪場到陶灣紅崖嶺東西景觀帶;欒川縣城環城觀光帶。
“八組團”:
養生養老組團。以城關鎮、欒川鄉為主體,以雞冠洞、老君山、養子溝、寨溝等景區為支撐景區,以休閑度假、康體養生為主題,主體項目包括:鄉村旅游、養老公寓、置業型托老養生場所、健身養生項目等。
山地運動組團。以石廟鎮、陶灣鎮為主體,以伏牛山滑雪度假樂園為支撐景區,以山地運動為主題,主題項目包括:滑雪、高爾夫、山地自行車、汽車賽道、汽車營地、拓展徒步、攀巖、蹦極、網球、籃球場等。
旅游特產組團。以白土鎮、獅子廟鎮為主體,以連翹等中藥材、核桃等經濟林種植加工為主體,主體項目包括:中藥材基地、林果基地。
休閑度假組團。以廟子鎮、石廟鎮、赤土店鎮等城郊為主體,以龍峪灣、金牛湖為支撐景區,以消夏避暑、山地度假為主體,主體項目包括:高端休閑度假村、主體酒店、青年旅舍等。
休閑農業組團。以合峪鎮為主體,延及潭頭鎮、廟子鎮部分區域,以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為主題,主體項目包括:采摘園、觀光園、垂釣園,發展鮮果、蔬菜、花生、食用菌、板栗等觀光休閑農業。
工礦游組團。以赤土店鎮、冷水鎮為主體,以鉬、金礦工業游為主題,主體項目包括:鉬礦工業園,鎢鉬科技園,鉬礦博物館,鉬、金礦深加工等。
溫泉療養科考組團。以潭頭鎮、秋扒鄉為主體,以重渡溝、九龍山療養院為支撐景區,以溫泉療養、鄉村度假、科考探險為主題,主體項目包括:SPA會館、溫泉度假村、鄉村酒店、農家體驗、恐龍科考園等。
高山避暑組團。以三川鎮、叫河鄉為主體,以抱犢寨、倒回溝景區為支撐景區,以高山避暑、休閑觀光、高山農業為主題,主體項目包括高山觀光、度假賓館、野營露宿、高山農業園等。
“今年年底,洛欒高速公路全線貫通,欒川旅游將破解交通桎梏。欒川縣要把握機遇,建設首個國家山地旅游度假試驗區。我們的目標是:實現年接待游客1000萬人次,旅游人均消費突破1000元,旅游突破收入100億的‘千百億’工程。實現直接就業3萬人,間接帶動社會就業10萬人,通過發展旅游業,改善生態環境,提升人民的幸福感。”昝宏倉對欒川旅游的未來充滿了信心。作者:王曉東 李艷 吳鈞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河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