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旅游 “欒川模式”期待再升級
2013/12/7 15:20:50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2004年10月,一篇題為《“欒川模式”考》的署名文章,引起了國內旅游界的關注;2005年3月,“欒川模式”旅游發展研討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100余名旅游界專家、學者對“欒川模式”進行了深入探討。2006年4月,首屆全國縣域旅游經濟發展論壇在欒川舉行。“欒川模式”不僅帶出5家4A級景區,造福了一方百姓,也吸引了國內眾多縣(市)觀摩學習。2005年至今,先后有300多個市、縣旅游考察團來參觀考察。欒川一下子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深山貧困縣走出中原、走向全國,成為被國家旅游局命名的全國首批“中國旅游強縣”之一。
時間進入2009年,在“旅游立省”戰略思想的引導下,欒川旅游又有何動作?上周,記者專程到欒川縣進行了深入采訪,欒川縣主管旅游的副縣長錢曉蘇及老君山、雞冠洞、養子溝、伏牛山滑雪度假樂園等景區負責人也分別接受了采訪。
憶往昔“欒川模式”推縣域經濟騰飛
欒川地處豫西伏牛山腹地,是個面積達2477平方公里的深山區縣。八百里伏牛山勝景薈萃欒川,地上山水美景醉人,地下溶洞奇觀誘人,燦爛的老子文化、民俗文化熏陶著一代又一代人。這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峽谷、飛瀑、深潭、幽林、溶洞星羅棋布,地質構造獨特,全縣森林覆蓋率83.7%,空氣中負離子每立方厘米平均高達3萬個,是我國空氣最清潔的地方之一。如此豐富的旅游資源,卻因山高坡陡、窮鄉僻壤,“藏在深閨無人識”。2000年全縣財政收入僅5518萬元,全縣黨政機關干部及教師的工資不能按時發放。
縣域經濟如何實現突破,成了欒川領導者日夜思考的頭等大事。
在反復考察論證后,2000年,欒川縣果斷制定了“旅游強縣”的發展戰略,主要領導帶頭抓、四大班子親自抓,在全縣掀起“黨政主導、部門聯動、全民參與”發展旅游業的高潮,雞冠洞、龍峪灣、重渡溝、老君山、倒回溝、養子溝等一個個風景區閃亮登場,47個縣直單位和33個旅游企業連續3年開展旅游促銷,久居喧鬧都市的人們陸陸續續地被吸引走來,2001年,19萬;2002年,60萬;2003年,180萬;2004年,249萬;2005年,389萬;2006年,440.1萬;2008年,500萬……如潮的人流給欒川送來了一桶又一桶“金”,欒川20%的農民依靠旅游業致富了,有人形容是“一個洞富了一個鄉”、“一座山富了一個縣”。
養子溝景區董事長韋平川現在談起此事還很興奮:“養子溝的最大貢獻就是帶動了景區周圍幾個村的發展,這里的村民2000年人均收入不過三五百元,過著‘雞蛋換鹽,殺豬過年’的日子,景區曾先后拿出380多萬元幫助村民開農家賓館,2008年人均收入已達8400元。”重渡溝村也曾是個有名的貧困村,2000年人均收入不足500元。現在,該村95%的農民從事旅游服務,2007年該村人均收入就已超過1萬元。
欒川刮起的開發綠水青山勁風,不僅給百姓帶來了財富,也給旅游界帶來了一場深層次的變革和創新。這種由政府主導,通過聚焦式發展迅速把旅游業打造成支柱產業,以旅游業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做法,也受到旅游界高度關注,被稱為“欒川模式”。
談現狀 旅游集團呼之欲出
如今,欒川這個封閉的山區小縣,已開發出5家4A級旅游景區,并且形成了以老君山為代表的山水游,以龍峪灣為代表的森林游,以雞冠洞為代表的溶洞游,以養子溝、重渡溝為代表的農家游,以九龍山為代表的溫泉游,以伏牛山滑雪度假區為代表的滑雪游組成的旅游群落。在錢曉蘇看來,5家4A級景區如珍珠般散落在縣域的不同區域,亟待整合,唯有這樣才能讓其散發出更迷人的神韻來。
現在,欒川的景區已經不滿足于各自為政,而實際上欒川幾個風景區也非常適合“抱團”發展。首先,各個景區在地理上臨近,往來交通便利;其中有5家是國家4A級景區,各景區自然稟賦優秀,不少游客都不止一次來游玩;其次,這幾家景區既有關聯又有差異化,容易形成一條旅游線。錢曉蘇認為:“欒川旅游起步較早較快,唯有整合方能做大做強。欒川模式發展到今天已有10年,已到了提升期,需要增加新的內涵。但現有景區體制中,有國有經濟的,有民營投資的,有外地投資后轉為民營的,還有國有加民營混合經營的,成分復雜,想整合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所以下一步重點工作就是做好旅游資源的整合,組建欒川旅游集團公司。今年到明年,全縣還要投資7.0612億元,開工建設26個重點工程項目,2008年必須完成5.5588億元的建設,以進一步完善和豐富欒川旅游。”
欒川“旅游圈”指日可待
錢曉蘇說,下一步欒川旅游主要做幾件大事。首先是辦好四個節慶活動:春季的老君山文化旅游節、夏季的消夏避暑養生節、秋季伏牛山金秋紅葉節、冬季中原滑雪節。以節為媒,擴大欒川旅游知名度。
其次要營造開發旅游新亮點。五一將要上演的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君山追夢》,前期投資即達7000萬元,后續投資將達到1.5億元,四個篇章渾然一體,演出參與性極強,不僅填補了欒川旅游晚上無景可看的空白,而且使老君山道教文化的精髓也得以展示;不但具有山水景觀的吸引力,而且具有文化景點的生命力。滑雪場四季滑雪度假樂園也滿足中原人夏季滑雪的愿望。廟子鄉金牛嶺水庫的招商也在緊鑼密鼓進行中,項目建成以后,蓄水面積在洛陽首屈一指,湖上蕩舟觀光,湖邊吃魚賞景,感覺堪比江南。
最重要的是,占地392畝、總投資7800萬元的游客服務中心今年10月將建成推出。欒川縣旅工委主任楊保國說:“欒川游客服務中心是繼魯山、西峽之后省內第三個開建的游客服務中心,其功能、效益將超過前兩個。建成后不僅可以為游客提供停車、就餐、旅游咨詢、車輛加油、郵政、通訊等全方位服務,而且通過中心的地質博物館、世界地質廣場等,游客還能了解八百里伏牛山億萬年的地質變遷。屆時,游客服務中心還將推出欒川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等不同的線路,欒川旅游圈指日可待。”
正如北京旅游學院教授楊乃濟所評價:“欒川山水背后有含金量更多的東西,欒川旅游出售的健康足以達到‘五星級’。于是,欒川挖掘生態旅游景觀的文化內涵,以健康理念統領欒川旅游,定位欒川旅游;圍繞老子思想,圍繞健康養生主題策劃旅游產品二次開發,推出一系列與消費者潛在需求相契合的特色新產品,可使欒川旅游不斷煥發新魅力。”
話未來 欒川旅游期盼上“高速”
公路通,旅游興。
欒川地處深山,遠離主體客源地,距最近的高速公路入口尚有120公里之遙,雖然有洛陽至欒川的快速通道可以應急,但假日期間已顯得獨木難撐。
錢曉蘇說:“河南現在僅有4個縣不通高速公路,洛陽占了3個,欒川就是其中之一。交通問題已經嚴重制約了欒川旅游的發展。如果高速公路能夠通到欒川,到時景區和景區之間再通上公交,相信欒川旅游會變得更便捷”。“2008年欒川縣旅游接待人次500萬,如果能把鄭石高速延伸到欒川,或者把洛欒高速盡快修通,那么,每年來欒川旅游的游客將能達到1000萬人次。”楊保國補充說。
實際上,欒川與洛陽、平頂山在地理意義上形成了一個“金三角”,在這個“金三角”中,包含了伏牛山生態旅游圈中的絕大部分景區,也集中了我省生態旅游資源的精華。鄭石高速延伸線、洛欒高速建成以后,不僅對于打造伏牛山生態旅游的品牌有利,而且對于沿線農民群眾依托旅游業迅速脫貧致富、構建和諧社會具有深遠而重要的意義。
我們期待,欒川能融入旅游高速圈,讓旅途由此變得“短小精悍”。
精彩語錄:
欒川旅游起步較早較快,但發展到今天已走過10年,“欒川模式”已到了提升期,需要增加新的內涵。欒川旅游進行整合方能做大做強,但成分復雜,想整合在一起不是那么簡單的事兒。
——欒川縣副縣長 錢曉蘇
欒川旅游2008年共接待游客500萬人次,如果鄭石高速能夠延伸過來,或者洛欒高速能盡快修通,每年可升至1000萬人次以上。
——欒川縣旅游工作委員會主任 楊保國
龍峪灣在國有林場向旅游企業過渡中完成了第一輪的華麗“蛻變”;在第二輪的發展機遇面前,龍峪灣將緊緊圍繞“旅游立省”的發展戰略,將龍峪灣打造成全省一流、中原知名的森林觀光、休閑度假型景區。
——龍峪灣國家森林公園管理局局長 馬奔
欒川旅游繁星點點,獨缺一輪明月。“欒川模式”需要增加新的內涵,老君山也遭遇困惑,只有大動作才能讓老君山脫穎而出。
——老君山景區管理局局長 孫欣欣
作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和河南旅游的知名景區,重渡溝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神話,在“旅游立省”戰略背景下,重渡溝將一如既往地抓住機遇,促進景區的全面提升,在新一輪的旅游發展大潮中再創輝煌。
——重渡溝風景區總經理 任獻國
作為民營投資的一個縮影,養子溝的最大貢獻是帶動了周邊幾個村的發展。但養子溝同時也是“一次投資,終身受累”,作為發展中的一個企業,承擔了很多不應該承擔的責任。
——養子溝景區董事長 韋平川
雞冠洞堪稱欒川旅游的“黃埔軍校”,是國有景區的龍頭,在培養眾多旅游人才的同時,也向景區輸送了很多管理理念。作為欒川模式的先行者和踐行者,面臨二次創業,產品亟待由單一觀光型向復合型轉變。
——雞冠洞景區管理處處長 段軍偉
伏牛山滑雪場是欒川所有景區中投資最大的,她不僅是欒川的品牌,也是洛陽乃至河南冬季旅游的品牌。配套設施全國第一,滑雪規模在國內僅次于亞布力滑雪場,填補了我省冬季旅游的空白。
——伏牛山滑雪度假樂園副總經理 李榮夏(記者:曲來印 劉書芝 )(原標題:中原旅游 “欒川模式”期待再升級)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鄭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