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鶴壁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中國社火文化之鄉”稱號。馬義恒攝
舞獅子、踩高蹺、跑旱船、騎竹馬……3月3日,在鑼鼓聲中,第三屆中國(鶴壁)社火大賽暨第十二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社火評獎活動啟幕,吸引數萬民眾看社火品年味。市民王友朋告訴記者,在年味越來越淡的今天,能夠和家人一同趕趕廟會,看看社火表演,再次細細回味年味,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當日,來自周邊山西、河北、山東以及河南當地民眾早早趕至在河南浚縣浚州公園,大家摩肩接踵焦急等待著第三屆中國(鶴壁)社火大賽暨第十二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社火評獎拉開帷幕。隨著主辦方宣布社火大賽啟幕,震天的鑼鼓聲響起,數十人結成的舞獅隊伍開始在廣場中央奔騰,盛裝打扮的踩高蹺隊伍逐個亮相,騎竹馬、扭秧歌、跑旱船……眾多民俗藝人使出渾身解數的表演,引來現場觀眾的叫好與掌聲。
而浚縣當地的背閣表演更受觀眾歡迎,3歲到8歲的彩妝兒童架在彪形大漢肩膀上,足有兩米多高,千米之外都能看到。他們被裝扮成許仙、白娘子、穆桂英、羅成、秦瓊……人們藉此與歷史對話,為未來祈福。
“為了這次表演,我們每天都起早貪黑的訓練,但為博觀眾一樂,讓這個新的一年充滿暖意,我覺得累并快樂著。”背閣表演者張虎如是說。
“山花獎”社火比賽吸引來自山西、廣西、廣東等十余個省最具代表性的社火隊進行激烈角逐,爭奪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桂冠。
據了解,“山花獎”是中國文聯和中國民協聯合主辦的綜合性民間文藝大獎,與電影百花獎、電視金鷹獎、戲曲梅花獎、舞蹈荷花獎等同屬我國文藝界的最高獎項。
安陽市民王友朋帶著妻子和父母一大早驅車前來,他說:“春節很家人團聚是件高興的事情,但卻越來越發覺,在物質豐富的現在,大家都會感覺到年味卻越來越淡。今天,我就是帶著全家人出來趕趕廟會,看看社火,熱鬧一下,感受下民俗文化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在這熱鬧的民俗氛圍中再次細細品味下年味。”
鶴壁市市長范修芳認為,鶴壁民俗文化資源豐富,特色鮮明、影響廣泛。為傳承民俗經典,弘揚春節文化,深入挖掘鶴壁民俗文化精髓,為群眾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
此外,在今天的第三屆中國(鶴壁)社火大賽啟幕儀式上,鶴壁市因社火文化藝術久遠,文化內涵豐富,并在千余年的傳承發展中形成了獨具中原地域特色的表演形式,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中國社火文化之鄉”稱號,并建立中國社火文化研究中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