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關于中秋節的詩詞作品很多,大多以表達秋思,望月懷人為主。文人墨客對明月情有獨鐘,尤其是在中秋佳節,本是團圓佳節,無奈思念的人不在身邊,皓月當空,倍添思念,只能將此情愫訴諸筆端。“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寫出了思念的深情,“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表達了美好的祝愿。透過這些詩詞文字,我們不僅可以看出作者的真摯的情感,也可以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習俗。下面就選取一些經典的中秋詩詞作品,供讀者欣賞。
《水調歌頭》蘇東坡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望月懷遠》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月夜憶舍弟》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月下獨酌》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霜月》李商隱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