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中國畫虎第一村:王公莊畫“虎”畫出幸福生活

2012/8/15 10:53:23 點擊數: 【字體:

    河南民權王公莊,位于豫東平原黃河故道上的一個村莊。和許多內地農村一樣,這里沒有任何區位交通、礦產資源等優勢,自然稟賦差,發展空間似乎有限。一直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這里的農民仍舊面朝黃土背朝天,收入微薄。
      
    彈指間,30年過去了

      
    如今,昔日的貧困村早已煥發新顏,成為全國“文化(美術)產業示范基地”,聞名遐邇的“中國畫虎第一村”。村民們一手握鋤把,一手拿筆桿,小畫筆畫出了大產業,年創產值1600余萬元,人均收入超萬元。
      
    從貧窮落后到畫虎致富,王公莊的獨特發展之路,對當前深入推進我國農村改革,頗有一些啟迪意義。
      
    畫出“第一桶金” 

      
    在改革開放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王公莊的村民有些抬不起頭來:因為窮,外村的姑娘都不大愿意嫁進來!
      
    可窮又能怎么辦?除了種地,村民沒有其它選擇?粗車渌迓湟哺徊涣硕嗌,村民們對窮困的感知漸漸有些麻痹了:“祖祖輩輩都這樣,我們又能改變什么!” 
      
    但,變化還是以一種無法預知的形式發生了。
      
    在講述這個變化之前,先交待一下王公莊一帶獨特的民俗人文背景。
      
    因祖上傳承,當地群眾中歷來有不少人擅長民間繪畫,逢年過節,他們就畫些虎、鯉魚、財神等年畫,來裝點節日氣氛。這其中,又以虎畫最受歡迎,因為虎能吞食鬼魅,還能庇佑人神,迎合了人們借物祈福的美好愿望。 
      
    上世紀80年代初,改革開放在神州春潮涌動,沉悶許久的王公莊也有了一絲“騷動”的氣息。一些不甘心就這么苦熬日子的年輕人開始嘗試著走出村子,去探尋外面更廣闊、更精彩的世界。繪畫愛好者王培雙就是其中一員。
      
    對于王培雙而言,1985年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那年,在外地一家美術公司打工的他經人介紹,帶著自己畫的幾幅工筆畫到開封的一家畫廊探路,結果很快賣出,賺的錢比一年辛勤種地的收入還要多。掘到“第一桶金”的王培雙意識到:原來繪畫也能賺到錢!
      
    回村后,“開了竅”的王培雙開始獨立作畫、賣畫。不久,高中畢業后在外地學習工藝品制作的村民肖彥卿,村里喜愛年畫、工藝畫的王建民、王培震,也相繼開始了一邊學畫、作畫,一邊四處賣畫的營生。憑著良好的悟性,這些業余繪畫愛好者漸漸摸到了門道,畫什么像什么,他們也因此被當地人形象地稱為“農民畫家”。
      
    起初,這些農民畫家背著自己畫的動物、花鳥、山水畫,到開封、鄭州、西安等城市兜售,一張畫一般能賣上幾十元。后來,一位畫商指點他們,你們的虎畫在市場上銷路不錯,而且還能賣個好價錢,不如就專攻畫虎吧。
      
    按照畫商的指點,王培雙他們到處拜師學藝,臨摹畫虎名家的作品。隨著繪畫技巧的日臻熟練,他們的作品市場行情也日趨看好,漸漸地,一幅畫從幾十元漲到了數百元。這在上世紀80年代,已是一筆可觀的數字了。 
      
    王培雙等人靠繪畫發了家,這在王公莊村引起了不小的震動,許多年輕人也躍躍欲試,投靠在他們的門下。王公莊繪畫隊伍“滾雪球”般地壯大,畫虎村漸成規模。
      
    藝術與市場“聯姻”

      
    自從繪畫形成產業,王公莊村外出打工的人少了,畫畫的人多了。繪畫,為經濟上“先天不足”的王公莊村開啟了另一扇致富之門。
      
    今日的王公莊,猶如一個大畫院,全村1300多人中,有400多人從事繪畫產業,幾乎家家有畫室,戶戶有畫家。父子畫家、夫妻畫家、姐妹畫家比比皆是。上至花甲老人,下至六七歲頑童,掂起筆來都能畫出惟妙惟肖的老虎來。
      
    當年最先“吃螃蟹”的王培雙、肖彥卿、王建民、王培震四人,如今已被尊稱為“四大虎王”,成為畫虎村最生動的“名片”。在他們身后,王春麗、王建輝、趙慶業、王建峰等“四小虎王”也已嶄露頭角,挑起了大梁。
      
    依靠繪畫、賣畫的收入,越來越多的王公莊人蓋起了樓房,開回來轎車,一個“一張畫換幾畝糧,騎著"老虎"奔小康”的夢想成為現實。
王公莊的農民畫家為什么能耐這么大?
      
    “因為我們始終以市場的需求為導向,讓藝術與市場"聯姻"。”“虎王”王建民告訴記者。
      
    的確如此。市場需要什么,王公莊畫家們就畫什么。
      
    “百虎圖”這樣的長卷畫受歡迎,王公莊的畫家就精心繪就,開發出了百鷹圖、百魚圖、百馬圖、百鵪圖、百禽圖等“百字系列”畫圖,如今它們在市場上十分走俏,價位也高,每幅畫一般在1000到4000元之間,高者上萬元。
      
    由于與市場溝通的需要,畫商這一經紀人隊伍應運而生。村民王建金原來也畫畫,后來將主要精力轉到賣畫上,他一年中有半年時間都在外奔波。他不僅賣畫,還注意收集和把握市場信息,不斷把外面的繪畫技術引進來。他出面先后請了10多個外地繪畫老師到村里講課,傳授技藝。
      
    農民畫家們還開通了網站,在互聯網上銷售繪畫作品。
      
    “虎王”肖彥卿是進行網上銷售的第一人。他把上網和作畫當成同等重要的事情。鼠標一點,國內外繪畫市場的行情一目了然。不少畫商直接通過網絡向他訂畫。前不久,日本一位客商花了幾萬元在網上買了他一幅百虎圖,他的另一幅“老虎”也是通過網絡賣給了緬甸的一個買主。據他介紹,幾年來,光在網上賣畫他就凈賺了 20多萬元。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