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豐魔術:魅力四射 叫響全國(2)
2012/8/15 14:45:52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四)絢麗綻放
魔術這個原生態的民間藝術之花,在寶豐這塊肥沃的土地上,經過精心培植,澆灌修剪,歷經風雨,茁壯成長,如今已是枝繁葉茂,絢麗多姿,碩果累累。
“浪跡天涯路,姓藝亦姓農,月是故鄉明”。寶豐魔術藝術的發展促進了全縣經濟的大發展,促進了全縣社會大局的穩定和精神文明建設,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該縣10多萬農民甩掉了“窮帽子”走上了富裕大道。尤其是2000年后,許多魔術團長完成原始資本積累后,紛紛投資家鄉,發展工業、高效農業、 服務行業、捐資助教、活躍群眾業余文化生活。早在2002年,僅趙莊鄉一個郵政所收到在外表演團體的匯款就高達3800萬元。至2010年,全鄉私營企業 達197家,其中魔術專業戶創辦的企業142家,占全鄉創辦企業的72%。全鄉魔術演藝收入2.7億元,占全鄉GDP的33%。
寶豐魔術不僅打響了“寶豐”品牌,又造福了一方百姓。
為了助推全縣魔術演藝業的發展,2010年以來,寶豐縣委、縣政府累計投入10億多元,先后規劃建設了寶豐文化創意產業園、寶豐魔術歡樂谷、趙 莊魔術大觀園、趙莊魔術商貿街、中原魔術職業學院等文化項目,并且與河南衛視聯辦了《魔亦有道》欄目,使寶豐魔術的發展插上了金色的翅膀。
寶豐這種獨特的文化現象,引起了各級領導、政策研究部門及思想理論界的極大關注。中央領導同志曾慶紅、劉云山、賀國強、回良玉等先后對寶豐文化 現象作了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云山,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文聯主席孫家正,時任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等領導同志,親臨寶 豐縣調研指導工作。上級領導的關心和厚愛,有力的促進了寶豐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的快速發展。
(五)三大特點
“寶豐文化現象”是一個具有典型意義的農村文化現象。文化部文化市場司點評“寶豐文化現象”時指出,解剖這一現象,重點應把握好三個關鍵詞:
一是民間自發。寶豐文化現象的本質是“來自于民間、成長與民間、服務于民間”,馬街書會和趙莊魔術,是當地土生土長的民間藝術,具有數百年的歷 史文化積淀和廣泛的群眾基礎。改革開放以來,寶豐人依靠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自發組建演出團體,走出田野、走出家門、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成為我國農村文 化發展的一個典型。
二是市場取向。寶豐的民間文藝表演團體堅持以市場為導向,讓市場機制這只“看不見的手”來定位觀眾群體,編排演出內容,確定演出價格。他們將市 場定位在精神文化需求迫切而旺盛的廣大農村和基層,演出為基層所喜聞樂見的節目,既滿足了基層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又使寶豐文藝表演團體取得了良好 的經濟效益。這是其頑強而旺盛的生命力的根源所在。
三是以文養農。寶豐演出產業拓寬了農民的致富渠道,增加了當地的財政收入,成為該縣的支柱產業之一。同時,寶豐演出產業還擴大了農村就業門路,是以非物質生產方式分流農村富余勞動力的有效途徑。
回顧以往精彩走過,展望未來滿懷信心。剛剛閉幕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發展機遇,相信寶豐魔術這只藝術奇葩,沐浴著春風,享受著陽光,破浪斬棘,定會迎來更加光輝燦爛的明天。(原標題:寶豐魔術 名揚四海)
來源:人民網河南頻道 2011.11.28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