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檜實為抗金強硬派 連上三章請辭議和差事
2013/6/20 10:39:06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南宋秦檜是著名的投降派人物,他因陷害抗金名將岳飛而被牢牢地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不過,很少人知道,他原本卻是個力主抗金、反對求和的強硬派。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南下進攻東京汴梁,當時還在國子監擔任學正(掌學規與訓導)的秦檜慷慨上書,告誡朝廷金人貪得無厭,別指望通過割地來滿足他們的欲望,千萬不可松懈武裝守御,要廣開言路擇其善者而從之。結果朝廷卻派他跟隨張邦昌去金營議和,秦檜認為“是行專為割地,與臣初議矛盾,失臣本心”,于是連上三章,終于推辭掉這個屈辱的差事。
這樣一位主戰派人物,為什么會在南宋偏安江南后搖身一變成為死心塌地的主和派呢?《宋史·秦檜傳》的一段記載頗為意味深長:紹興八年(公元1138 年)十月,一次退朝后,秦檜獨自留了下來,對高宗趙構說:群臣對戰與和意見不統一,無法決策,如果陛下決定要議和,就請陛下專門和我討論,不要讓大臣們瞎摻和了。高宗不假思索就同意了。秦檜又說:這樣怕還是有問題,請陛下考慮三天再作定奪。
過了三天,秦檜又獨自留了下來,高宗進一步表明了要議和的決心。秦檜還是覺得心里不踏實,說:請陛下再考慮三天。
又過了三天,兩人再次單獨見面,秦檜終于確認高宗的議和之心堅定不移,這才正式寫下奏章,要求確定議和大計,不許群臣持不同意見。
這段記載充分證明,南宋朝廷棄戰主和的主心骨是高宗趙構,而秦檜不過是號準了主子的脈搏,從而果斷地跳到前臺為之奔走呼號的得力干將。至于他在此后大肆斥黜忠良、陷害主戰派將領,搞得朝中烏煙瘴氣、奸佞橫行,造成國家武備廢弛、備受外族欺凌,那都是為了主和大計而付出的代價。秦檜其實只是心甘情愿替皇上背黑鍋而已。
美國總統尼克松的白宮辦公廳主任霍爾德曼曾說過:“每個總統都需要一個被人咒罵狗娘養的,而我就是尼克松手下的這樣一個角色。我是他起緩沖作用的人。”
秦檜正是高宗趙構身邊的那個不可或缺的“狗娘養的”,他不僅幫助皇上實現他偏安江南的心愿,還將自己變成皇上身邊的減震器,使得皇上的最高權力和權威免受朝野政治風暴的直接沖擊。(原標題:秦檜實為抗金強硬派 連上三章請辭議和差事)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羊城晚報 2010-10-08 作者:仲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