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如宋玉,貌比潘安”,這是一句大家熟知的俚語,從古到今都是形容帥哥的。和一般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帥哥不同,歷史上的潘安不僅長得美,而且還頗有文采。《晉書》中說潘安“少以才穎見稱,鄉邑號為奇童”,“總角辨惠,文藻清艷”。除此之外,他還用情專一,是歷史上著名的“模范老公”。
潘安,字安岳,今河南省鄭州中牟縣大潘莊人。大潘莊位于中牟縣城沿官渡大街向東2公里左右。1996年10月1日,位于大潘莊的潘安故里游樂園正式對外開放,全國各地游客常常來一睹風采。潘安的絕世風姿也似乎在該村遺傳了下來,村里的男子大多長得很帥。
小帥哥潘安12歲便與晉代名儒、荊州刺史滎陽人楊肇10歲的女兒楊容姬定親。婚后,倆人共同生活了20多年,夫妻情深。平時兩人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工作之外,潘安主要是參加文朋詩友的聚會,他的朋友中最著名的是“金谷園二十四友”。聚會中,當其他朋友與愛姬侍女調戲時,潘安正襟危坐,一臉正氣,只談詩歌。
楊容姬不幸早亡后,潘安一直對她念念不忘。楊容姬生前潘安沒有納妾,她死后潘安也終生沒有續弦。潘安只是年復一年地懷念自己的妻子。思念之余,他作了三首情真意切的《悼亡詩》。在古代,給老婆寫詩歌是俗,給情人歌女寫詩歌才是雅。這三首詩,不但開悼亡詩先河,更讓后世記住了他的專情。
潘安的悼亡詩中,名句很多。《悼亡詩一》中有一句“如彼游川魚,比目中路析”,是說夫妻一人先去,像比目魚的分崩離析。又如“撫衿長嘆息,不覺淚沾胸。沾胸安能已,悲懷從中起。”意思是說我撫摸著你的衣服長長地嘆息,不知不覺,淚就流到了胸口上;但流到了胸口上也抑制不住,我的悲傷又從中而生啊。
其實,一個男人剛死了妻子,給妻子寫悼亡詩也屬情理之中,可貴的是妻子已經死了很久,丈夫還想念妻子,還寫詩紀念妻子。潘安在自己臨死前還給已故幾十年的妻子寫詩歌紀念她。
潘安確實很愛自己的妻子,便遺憾的是他并沒按妻子的意圖去生活。潘安50歲前仕途多不順,但在妻子的關心下生活也算平順。但后來沒有妻子的提醒,便一頭扎入權利爭斗中,居然對有才能無德行的權貴賈謐“望塵而拜”。“八王之亂”中,53歲的潘安被小人所殺,還牽連了族人,只有兒子潘伯武逃過了這一劫,算是給潘家留下一點骨血。而這些,肯定是潘安的妻子楊容姬在天之靈不愿看到的。(原標題:潘安:癡情美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