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歷史傳說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新安縣發現元代王祥碑

2013/6/24 16:47:25 點擊數: 【字體:


    位于磁澗鎮老井村王祥祠舊址,同時發現的還有移建王祥祠碑 

  本報訊     “二十四孝”中王祥臥冰求鯉的故事幾乎家喻戶曉。近日,文物工作者在進行文物普查時,在新安縣磁澗鎮老井村發現了王祥祠堂及“晉太保孝王祥之碑”等數通石碑。
  史料記載,王祥(184年~268年),字休征,為魏末晉初人,曾做過溫縣縣令、大司農、司空、太尉、太保等。傳說他小時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繼母患病,想吃鯉魚,適值天寒地凍,河里結冰無法捕魚。王祥解開衣服臥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后,果然病愈。

  后來,王祥臥冰求鯉的故事流傳開來,王祥也成為中國古代孝的典范。如今,我市澗西還有王祥河。該河原名谷水,傳說王祥臥冰于此,故改名王祥河,又稱孝水。但山東臨沂、日照,江蘇鹽城和我省駐馬店等許多地方,也有王祥臥冰處,爭說王祥臥冰的故事發生在當地。

  此次文物工作者在新安縣磁澗鎮老井村王祥祠堂舊址發現石碑一通,碑陽面刻“晉太保孝王祥之碑”幾個大字;右下方刻有“至正三年五月河南府路總管梁宜、達魯花赤伯答罕等立石”小字;左下方刻有“嘉議大夫河北河南道肅政廉訪副使崔帖謨爾普化書”小字。碑陰面有古詩一首:“為母臥冰希世有,龍天遺鯉感精誠。寄言天下為人子,永繼王祥萬古名。”

  據專家研究,“至正”為元順帝時的年號,伯答罕、崔帖謨爾普化都是蒙古人的名字,因此,此碑應是元代官府于元順帝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所立。

  另外,文物工作者此次在這里還發現“移建晉王太保祠碑”一通,此碑為王祥五十一代孫王雅軒所立,立碑時間為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碑文記載,王祥祠原來在新安和洛陽交界的地方,近年間由于土匪蜂起,曾強占祠堂作為住宿的地方,后附近無賴又將祠堂建筑拆毀殆盡,加之原祠堂距王祥后裔所居住的老井村甚遠,不便王氏后裔祭祖。因此,王祥第五十代孫□□□決定在老井村建房兩楹三間作王祥祠,將祠堂移建至老井村,該祠堂于民國二十四年落成。

  專家介紹,老井村王祥祠建于民國,而王祥碑立于元代,可能是王祥后裔建新祠時將古碑從原來的王祥祠移至新祠堂的。

    專家認為,西晉的都城是洛陽,而王祥在西晉擔任太保之職,且洛陽有王祥河,有王祥祠堂,早在元代,官府就在洛陽為王祥立碑,王祥后裔也一直生活在洛陽。種種跡象表明,王祥臥冰求鯉的故事發生地應該在洛陽。(原標題:新安縣發現元代王祥碑)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洛陽日報 2008-12-13 作者:張亞武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王祥臥冰:孝感天地的不老傳說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