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歷史傳說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1973年,周總理定名牡丹燕菜

2013/6/24 17:22:53 點擊數: 【字體:

 
    1973年10月14日,周恩來(左一)陪同特魯多共品洛陽水席。周總理風趣地說:“洛陽牡丹甲天下,菜中也能生出牡丹花。” 記者 高均海 據資料翻拍 

    眾所周知,洛陽牡丹盛于唐;而相傳洛陽水席始于武則天稱帝的武周時期。周恩來總理對洛陽情有獨鐘,對洛陽牡丹文化也有著濃厚興趣。 

  據《洛陽大事記》記載,新中國成立后,周總理曾4次蒞洛,每次都給洛陽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 

  周總理給洛陽燕菜改名 

  洛陽燕菜是洛陽水席中的第一道菜。洛陽水席歷史悠久,相傳在武則天時期就有了。 

  關于洛陽燕菜,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相傳武則天在洛陽稱帝時,洪恩平疇,天運應物。有一年,洛陽東關外的菜地里秋天生出一個長三尺有余的大個兒蘿卜。老百姓認為是吉祥之物,不敢擅自食用,就進獻給了女皇。女皇見了大喜,命御廚用蘿卜做菜。御廚絞盡腦汁,終于整出一品湯肴來。女皇食之,鮮香可口,因其有燕窩之風,遂賜名“假燕菜”,并列入皇上食譜。王公貴族的官宴、家宴,民間百姓婚嫁添丁的酒席,紛紛仿效。后來,人們把“假”字去掉,簡稱“燕菜”。再后來,因其地方特色,改稱為“洛陽燕菜”。 

 。保梗罚衬辏保霸拢保慈眨芸偫砼阃幽么罂偫硖佤敹嗟铰尻栐L問,下榻當時的友誼賓館。據《友誼賓館志》說,中午周總理宴請加拿大客人,上了幾道洛陽水席菜,其中就有流傳千年的“洛陽燕菜”。當周總理看到“洛陽燕菜”和菜品上大廚精心雕刻的牡丹花時,風趣地說:“洛陽牡丹怎么飛到桌子上來了?”在服務員介紹菜名“洛陽燕菜”后,周總理笑著說:“洛陽牡丹甲天下,菜中也能生出牡丹花。應該叫‘牡丹燕菜’。”滿座都鼓起了掌。自此,洛陽水席的菜譜名稱發生了微妙變化,“洛陽燕菜”改名為“牡丹燕菜”。 

  這真可謂“菜以花名,菜以花傳”。周總理的改菜名,讓洛陽水席名聲更隆。 

  周總理在洛陽的足跡 

  《洛陽大事記》顯示,新中國成立以后,周總理曾4次蒞臨洛陽,讓我們來回味一下周總理在洛陽的足跡。 

 。保梗担改辏丛拢玻等,周總理到洛陽視察。這一次,周總理主要是視察三門峽大壩建設情況以及洛陽的農業、農村情況。這一天,他來到偃師南蔡莊(今天的首陽山鎮)的洛河邊,視察農田水利建設情況,并對洛河防汛工作提出要求,對當地發展農業灌溉予以肯定。時洛陽市、洛陽地區分設,此次周總理沒有到洛陽市視察工作。周總理后來多次提到洛陽牡丹,非常希望在牡丹盛開的季節前來觀賞洛陽牡丹。然而,錯過這次絕佳的機會后,周總理再沒能在春季踏上洛陽的土地。 

  1959年9月,周總理來洛視察工業項目建設。其間,周總理參觀了一拖,對企業生產作出了重要指示。這一次,周總理專門提到了洛陽牡丹的發展問題,表示希望春季到洛陽看牡丹。 

 。保梗叮蹦辏保霸拢溉眨芸偫砗完愐阍獛浥阃岵礌枃鮼砺,參觀了龍門石窟。這一次,在周總理的提議下,陳毅元帥為龍門石拱橋題寫了“龍門”二字。這兩個字至今仍然鑲嵌在龍門石拱橋上。 

  最后一次是在1973年10月14日,周總理陪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來洛陽,參觀了龍門石窟、品嘗了洛陽水席,發出了與洛陽牡丹再次失之交臂的感嘆。 

  綜合一些資料可以看到,新中國成立以后,當時國內像洛陽這樣的中等城市,周總理先后4次蒞臨,實屬罕見,這也使周總理與洛陽結下了特殊感情。 

  周總理與洛陽牡丹 

  令人扼腕的是,周總理每次蒞臨洛陽,都錯過了牡丹盛開時節。周總理4次到洛陽,其中3次在秋季。資料顯示,連周總理都感慨地說:“又錯過季節了,我怎么老是秋天來呢!”然后,他每次都要說:“明年春天,我一定來看你們的牡丹。” 

  “春天來洛陽看牡丹”的話,周總理說了三次,消息不脛而走,深深感動了洛陽人。當時在地直幼兒園任教的王老師回憶說:“(20世紀)70年代洛陽幼兒園的孩子們都跟著阿姨學唱‘牡丹牡丹快快開,牡丹花開總理來’的兒歌,都是滿懷感情,現在想起來還覺得鼻子發酸。” 

  然而,三許其愿,終未踐言。周總理最終沒有在洛陽看到他記掛著的牡丹花,成了歷史永遠的痛。 

  如今,中南海遍植洛陽牡丹,而洛陽牡丹進入中南海,也是源自周總理的關懷。 

  洛陽安樂花農王二道,對牡丹栽培頗有研究。1956年2月20日,王二道被人民政府聘請到王城公園當牡丹花師,而且配備了一輛破舊的小吉普車,讓他帶領幾位“老洛陽”上山下鄉搜購牡丹珍品,集中于王城公園養護。從此,洛陽牡丹進入恢復發展時期。 

  1959年秋天,周總理的到來更讓洛陽人堅定了發展牡丹的決心。 

  據《洛陽市志》記載,周總理在澗西工業區看到煙囪林立,濃煙滾滾,忽然說,郭老(郭沫若)一首詩里將這種工業生產場景描繪為“黑色牡丹”,洛陽牡丹現在種植情況怎么樣?當陪同的市領導匯報說,洛陽牡丹面臨絕境,正在恢復時,周總理神色凝重地說:“牡丹花是我國的國花,它雍容華貴、富麗堂皇,是我們中華民族興旺發達、美好幸福的象征。洛陽牡丹甲天下,要趕快搶救。”他又說:“洛陽建了這么多大工廠,將來產業工人幾十萬,節假日要有些游玩的去處。要建幾個公園,廣植花卉,大力發展牡丹。”最后,周總理又交代洛陽市領導:“我明年春天來看你們的牡丹。”按照周總理的指示精神,洛陽牡丹得到迅速恢復發展。20世紀60年代中期,王二道把一些洛陽牡丹品種移栽到了中南海,使北京開始有了洛陽牡丹的影子。 

  除了洛陽牡丹,周總理對杜康酒也有著深刻印象。1972年,周總理宴請日本首相田中角榮時就提到了洛陽的杜康酒。1973年秋,周總理陪同加拿大客人到洛陽訪問時,引用曹操“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詩句,勉勵洛陽發展杜康酒。從此,洛陽杜康酒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個人魅力動古都 

  龍門石窟自北魏開始開鑿,造佛鑿龕的同時留下了很多造像題記與碑文,后人將北魏時代最具代表性的二十款題記拓下來,裝裱成冊,即“龍門二十品”。“龍門二十品”是我國書法藝術中的代表作品,極其珍貴。 

  周總理陪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到龍門參觀,留下了一段在龍門石窟買碑帖的感人故事。 

  周總理在龍門石窟曾兩次翻閱碑帖。 

  那是1973年10月14日,周總理陪同加拿大總理參觀龍門石窟的時候,見到了“龍門二十品”的碑帖,當即愛不釋手地翻看起來。他看了看標價,一看價格不菲,非常遺憾地放下了。 

  后來到了賓陽洞的服務部,周總理再次拿起碑帖,看到價格能夠接受,就小聲對隨行工作人員說:“你們身上帶的錢夠不夠?大家湊湊,給郭老(郭沫若)帶一套。”但工作人員身上帶的錢湊一塊也不夠。這時,陪同參觀的洛陽市領導看到了,走過來誠懇地說:“總理,我們送一套給您吧!”周總理嚴肅地說:“國家財產怎么能隨便送人呢?”這時,一名隨行人員說:“總理,是不是可以讓他們先給一套,回北京后,再把錢如數寄來。”周總理擺擺手語氣堅決地說:“不行,不行,那他們就更不會要錢了。”最終,周總理沒有買走碑帖。 

  一位離休干部說:“一個大國的總理,居然連小小的碑帖都沒能買走,這件事情令人深思。周總理偉大的人格,兩袖清風的高貴品質,每次回憶起來都讓人深受感動。” 

  當年在洛陽友誼賓館工作的人員回憶說,周總理十分注重禮節。1973年10月,他已經病得十分嚴重,仍陪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來洛陽參觀。那天午飯后,他在賓館休息,約定下午2時出發到龍門石窟參觀。周總理到房間休息前,就著開水喝藥,不小心將一粒藥片掉在地上。他順手撿起來往嘴里放。工作人員忙攔住他說:“總理,藥片臟了,扔了吧。”周總理嚴肅地說:“擦干凈就行,不礙事,不要浪費。”吃完藥,周總理還不忘對賓館服務人員說:“謝謝你們!你們辛苦了,休息吧,我有事再叫你們。”然后對隨行人員說:“外交無小事,要提前叫醒我,不能讓客人等我們。” 

  從龍門石窟離開時,周總理剛剛坐進車里,發現不遠處的歡送人群。他立即拖著病體下車,環繞汽車一周,向大家揮手致意,人群發出了陣陣歡呼聲。當人們看到走近自己的周總理面容憔悴時,一些人不由自主哭出聲來。有人喊道:“總理好!總理保重!”周總理不住點頭,連聲說:“謝謝!謝謝!” 

    周總理與洛陽的不解之緣,為洛陽又增添了一份厚重。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洛陽網 2009-08-31 作者:王繼輝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