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歷史傳說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22樓會客廳 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系列訪談之四

2013/6/24 17:37:30 點擊數: 【字體:


22樓會客廳 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系列訪談之四

從左至右依次為:張元純、姚炎立、主持人、寇北鎖、寇北辰。
 
    時間:2008年11月14日下午 

  地點:洛陽新區“同華堂”二樓

  嘉賓:

  洛陽民俗專家、書法家 寇北鎖

  洛陽民俗專家、書法家 寇北辰

  洛陽酒家有限公司董事長 姚炎立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洛陽舊事》、《真不同》作者 張元純

  老洛陽憶水席

  寇北鎖:洛陽水席是我們中原地區歷史悠久、廣為流傳的一種宴席。所謂水席有兩層含義:一個是說以湯湯水水為主,每道菜里面都有水,烹飪業有句行話“演員的腔,廚子的湯”,全在湯好,湯好才有味,這是一種含義。再一種含義是說,一道菜吃完,再上第二道菜,一道一道流水般地上,所以說叫水席。

  水席在洛陽歷史很久遠,記憶當中,水席那時候的名字,該叫“官場”、“官席”或者“整桌”, 水席的說法是解放以后才有的,它的根源該追溯歷史去考證,民間的已不可考。早些時候百姓管吃水席叫“吃桌”。吃桌的評價好不好,要看菜上得多少。如果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簡約一些的話叫“五碗四”,比“五碗四”好點的叫“八碗四”,再好一點的有 “十八碗”,更好的就是一共24道菜,叫什么名字呢?叫“官場”,也叫“整桌”,意思就是滿滿一桌。

  在山吃山,靠水吃水。水席里的菜多是洛陽特色。比如蘿卜做成燕菜,紅薯粉條做成丸子……水席在洛陽到處都有,除了真不同,還有很多的飯店,像建坤、皇城、五碗大酒樓等。在民間,也有很多做洛陽水席的,老城很多居民家里就能做水席。

  姚炎立:水席是可以千變萬化的,高檔的原材料可以用,低檔的原材料也可以用。所以對于水席,上層人士能接受,民間的普通百姓也可以接受。它在選料上是不固定的,水席的工藝主要是傳承了古老的做法,有的甚至來源于傳說。

  水席的文化

  寇北鎖:東鮮西辣,南甜北咸,中原的水席是保持一個中和,所謂和就是和諧、中庸,不偏甜不偏咸,該甜的時候甜,比如說八寶飯、蜜汁紅薯,該辣的就做得辣一點,像糖醋溜的菜,吃著好,里面包含有各地的特點,也有品位。水席的味道體現了中和之道,這就是洛陽水席沒有特點的特點,講究中庸。

  寇北辰:燕菜這個名字非常有文化味兒。燕這個字比較文氣,是從《詩經·小雅》里的內容派生出來的。牡丹燕菜,牡丹是候選國花,牡丹和咱們地方特色的燕菜結合起來以后,兩個妙詞結合在一塊兒相得益彰。

  張元純:官場這個詞來源于何時?是宋代。宋代時,洛陽是西京,文人聚集,是文化的鼎盛時期。不僅是燕菜,連洛陽很多的民間傳統都很高雅。洛陽水席這個水字非常好。一是因為這個菜本身湯湯水水較多,從外觀上說它是水席。二是,洛陽水席的制作工藝蘊含中國烹飪文化的精神,圍繞著水做文章。“凡味之本,水最為始。”(出自《呂氏春秋》——編者注)正因為此,水席不但在民間受到群眾歡迎,就是在學者研究中,也對這種技藝有很高的評價。

  姚炎立:“文化是根,菜味是魂。”菜味兒必須能勾住人的魂才行。我們現在的水席有葷有素、有干有稀、有甜有咸,對人的健康非常有幫助,做菜營養是第一位的。

  水席的傳承

  張元純:水席有兩種現象存在。一種是廣泛存在于民間的水席,在民間傳承,現在在洛陽非常容易找到。水席的傳承,民間有很大的功勞。還有一種宮廷水席,從菜式到制作工藝都非常精美,只有在酒店才能吃到。

  姚炎立:我們要做的就是,需要大量的專家、學者來研究一些民間傳下來的菜品,提高它、包裝它、提煉它,讓它從工藝上、外觀上、口味上都適合時代的要求,讓人吃的時候,既有現代感,又能感覺到它深厚的底蘊,成為現代人認可的美食。

  水席的發展

  寇北鎖:水席體現了中原文化的包容性、傳承性、主體性。中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大同和和諧,其實就是中庸。要做好傳承,就要有包容性,既要把原有的精華保留下來,然后還要有所引進。《文心雕龍》上講“變則其久,通則不乏”,通就是繼承傳統,只有繼承傳統才能夠豐富;變就是發展變化,只有發展變化才能長久。水席的傳承一定要本著保持中原文化的原則,讓它既有包容性,又有開放性。

  寇北辰:洛陽水席帶有濃濃的洛陽味兒,這個洛陽味兒不能丟。我借用梅蘭芳先生一句話就是“移步不變形”,意思就是說,你往前走,但是味兒不能變。

  張元純:我認為,洛陽水席除了剛才寇老師一直強調的味兒不能變之外,水席的相也不能變,水席急需要把標準定下來,比如每道菜大致的樣子。在這個基礎上,你可以改變材料,你可以變質量,但是不能變得太多,大樣不能變。不能過幾年找不到原來的水席樣子了,變太多了,光是湊夠數那是不行的。其次是在標準化之后,沿著這個框架發展。沒有框架自由發展,就失去了發展的意義。

  水席的未來

    姚炎立:一、把真不同飯店打造成博物館式的。客人來吃飯的時候,不但領略古老的宴席,還要領略古老的文化,還要看到真不同的發展。二、成立班子,研究如何對古老的工藝進行提煉、包裝,使老百姓可以吃到更多老的、好的品種。三、要做好傳承人培養,在培訓當中發掘人才,培養水席大師。四、努力讓真不同、讓洛陽水席走出洛陽,走向中國,走向世界。(原標題:22樓會客廳 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系列訪談之四)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洛陽晚報 2008-11-20 作者:王曉鴿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