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烤鴨的由來
2015/11/3 14:48:55 點擊數(shù):
【字體:大 中 小】
北京烤鴨是風味獨特的中國傳統(tǒng)菜,其特點是外焦里嫩,肥而不膩,在國內外享有盛名,F(xiàn)已被公認為國際名菜。
關于烤鴨的由來有三種說法: 1、北京烤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遼代,當時遼國貴族游獵時,常把捕獲的白色鴨子帶回放養(yǎng),視為吉祥之物,這就是北京鴨的祖先。北京鴨喜冷怕熱,北京地區(qū)春秋冬三季較冷,夏秋的溪流河渠中水食豐富。當?shù)厝嗣駝?chuàng)造了人工填鴨法,終于培養(yǎng)出了肉質肥嫩的北京填鴨。北京烤鴨,就是以這種肉質肥嫩的北京填鴨烤制的。 2、烤鴨最早創(chuàng)始于南京。公元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都南京。宮廷廚將此鴨烹制菜肴,采用炭火烘烤,使鴨子酥香味美,肥而不膩,被皇府取名為“烤鴨”。朱元璋死后,他的第四子燕王朱棣奪取了帝位,并遷都北京,這樣,烤鴨枝術也隨著帶到北京。 3、北京烤鴨始于便宜坊。據(jù)清代《都門瑣記》所述,當時北京城宴會“席中必以全鴨為主菜,著名為便宜坊。”便宜坊開業(yè)于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最初,在宣武門外米市胡同。清末京城有七八家烤鴨店,并都以便宜坊為名。最初的烤鴨來自南方的江蘇、浙江一帶,那時稱燒鴨或炙鴨,從業(yè)人員也是江南人。后來烤鴨傳到北京后,才臻于完善。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新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