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新茶亮相受青睞
剛誕生不久的洛陽牡丹紅茶,將國花牡丹與國飲茶相結合,開創了“國花配國飲”的新型茶飲形式。洛陽牡丹紅茶也成為我市招牌旅游產品中的一顆新星。
近日,洛陽牡丹紅茶又增添4種新品,分別是福建正山堂茶業有限公司洛陽分公司出品的“正山堂”牌洛陽牡丹紅茶“姚黃”、“魏紫”,洛陽祥和牡丹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神都牡丹”牌洛陽牡丹紅茶“白馬佛茶”、“釋源佛茶”。
與首批牡丹紅茶產品相比,這四種新品一上市便收到了良好的市場反響,成為不少人饋贈外地親友的特色禮物。
【背后】國花如何入國飲
洛陽牡丹紅茶協會負責人介紹,將牡丹花與紅茶相結合的創意,來源于我市悠久的牡丹文化及良好的茶種植自然條件。
多年來,牡丹已成為我市一張響當當的城市名片;嵩縣等地的自然條件又適宜茶樹生長,被列入河南省茶產業發展10年規劃中的“茶葉生產加工輻射帶”,我市也計劃將茶產業逐步發展成地域特色產業。這些都為牡丹紅茶的誕生創造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茶葉和牡丹的品種很多,如何將二者完美搭配是關鍵。我市專家在對商丘、信陽、武夷山等地區調研考察后發現,發酵過的紅茶比綠茶更耐儲存,且存放后口感更好。我市因此決定發展牡丹紅茶。
金駿眉是紅茶高端產品,品牌響亮;鳳丹白色淺味香,具有鎮痛散淤和抑菌等藥效。最終,牡丹紅茶的原料被確定為福建正山茶業的金駿眉和我市的鳳丹白。
經過多次試驗,牡丹紅茶的生產加工工藝才最終被確定。該負責人介紹,牡丹紅茶所采用的牡丹花瓣均在盛花期采摘,且經過精心挑揀,除去有色斑或花形不完整的;挑選好的花瓣還需在采摘后24小時內完成晾干、清洗、脫水、脫膜、脫脂、烘干等工序,之后再進行揉捻、定型、提香。
由于牡丹花瓣大,新鮮花瓣中水分含量高,加工過程中花瓣很容易變薄并粘在一起,因此,想讓牡丹花瓣在加工過程中形成類似茶葉的煙絲狀,且沖泡時仍能伸展、恢復飽滿的花瓣形狀很難。為了攻破這一技術難關,洛陽牡丹紅茶生產企業之一的洛陽祥和牡丹科技有限公司經過反復試驗,終于研發出獨特的牡丹花瓣加工技術,該技術獲得了國家專利。
牡丹紅茶上市以來,深受各地游客的喜愛,銷售市場很快打開,生產規模也不斷擴大。今年年初,根據牡丹紅茶發展計劃,福建正山堂成立洛陽分公司之后,開始籌備在我市建立分廠,進行牡丹紅茶前期花瓣的加工處理。經過近3個月的實地考察、選址,最終根據清潔衛生、交通便利等條件要求,他們最終選定廠址為春都路20號原市種子公司院內。為確保分廠建設順利,市政府做了大量協調工作,為保證企業大功率設備用電,市供電公司還為其架設了電路專線。
在原市種子公司大院內,我們看到,依托原場院結構,加工廠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由庫房、加工房、曬場組成,加工房內配置10臺烘干機、3 臺揉捻機。該工廠4月已投入使用,利用花季已收購并加工新鮮牡丹花瓣約1000公斤,生產符合牡丹紅茶進一步加工條件的牡丹干花百余公斤。加工后的牡丹花瓣已全部被運回福建,與金駿眉結合,加工成洛陽牡丹紅茶最終產品
【影響】打破調制花茶單一格局
洛陽牡丹紅茶首次將國花與國飲相結合,是我國茶飲界的首創。在北京的發布會上,它一亮相便獲得各界嘉賓的一致褒獎。中國書協主席張海為其題字:洛陽牡丹紅茶。
業內人士表示,洛陽牡丹紅茶的問世,打破了此前我國只有茉莉花茶一種調制花茶的格局,而且洛陽牡丹紅茶還是我國紅茶中研發成功的首個調制花茶。與我省此前的信陽紅、桐柏紅、函谷紅這三種單純紅茶相比,洛陽牡丹紅茶的最大意義還在于,擁有國飲金駿眉和國花牡丹的雙重“血統”,“出身名門”,高貴與生俱來。
目前,洛陽牡丹紅茶已成為我市極具特色的又一文化旅游商品,在各個銷售點受到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的青睞與好評。
洛陽牡丹紅茶,一方面為牡丹深加工產業增加了一條途徑,進一步拉長了我市牡丹產業鏈條、豐富了牡丹深加工產品;另一方面,將對我市剛剛起步的茶葉種植業起到帶動作用。目前,洛陽春魁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已在嵩縣開發千畝茶園,種植水仙、肉桂、金觀音、木縱等4個紅茶品種。不遠的將來,洛陽將用本土紅茶與本土牡丹加工出“原滋原味”的洛陽牡丹紅茶。
記者 石蘊璞 見習記者 趙佳
【相關鏈接】牡丹紅茶小貼士
●身世
武夷山是紅茶的發源地,洛陽牡丹名甲天下。相關企業特選紅茶極品“金駿眉”,結合特殊工藝制作的洛陽牡丹干花,經多重調配,將國花與國飲合二為一,研制出的洛陽牡丹紅茶把牡丹花的甜美、味鮮,與紅茶的甘醇、暖和有機融合。
●形態
牡丹紅茶外觀條索緊秀、雋茂、重實;色澤為金、黃、黑相間,湯色透徹、金黃,香氣鮮甜,滋味綿醇,葉底肥壯,具有香、活、甘、清之韻味。
●功效
經檢測,牡丹紅茶富含茶黃素、茶紅素、茶多酚、氨基酸和黃酮類物質等成分,既具有牡丹花的養生保健功能,又有紅茶的暖胃養顏效用。(原標題:國花配國飲 洛陽牡丹紅茶打破調制花茶單一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