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已流轉土地600多畝,帶動103戶社員參加 注冊了"風荷"商標,通過了國家農業部的有機農產品認證。”7月10日,在社旗縣唐莊鄉國強白蓮專業合作社白蓮種植基地,合作社社長周國強高興地說,專業合作社可年產白蓮20萬公斤,創利潤36萬余元,合作社被評為南陽市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社30強。
“在"三加"模式的推動下,像國強白蓮專業合作社這樣民辦、民營、民有、民享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合作互助中被鍛造成了抵御市場風浪的"航空母艦"。”鄉黨委書記秦旭征如是說,“"支部互聯、產業互補、互助共建、幫扶互助"有效地把黨支部的政治優勢與協會的經濟優勢有機結合起來。”
抱團闖市場
近年來,唐莊鄉黨委依照“重領導、強引導、多指導”的工作思路,引導各村黨支部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因村制宜積極領辦、創辦農民專業協會、農民專業合作社,推動現代農業發展上新臺階。
為促使農村黨員在農民專業協會、農民專業合作社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他們鼓勵黨員入會,堅持“雙強”型黨員干部在協會中唱主角,挑大梁,最大限度地實現“交叉任職”。著力實現“兩個培養”,鄉村兩級黨組織及時引導協會建立健全了理事會、監事會等組織機構,明確主體,促進協會依法經營、規范管理、健康發展。在對協會的服務上,黨支部積極幫助農業經濟合作組織協調各方面關系,為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在用地、技術、資金等方面提供幫助,尊重農村經濟合作組織“自主經營、自我管理、自我發展”,切實保證協會“民辦、民管、民受益”。
漫流寨村文慶花生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之初,鄉黨委安排人員幫助辦理各項手續,并指導制定了合作社章程及規章制度,為合作社規范化運轉打下了良好基礎。在發展社員時,村黨支部幫助合作社廣泛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引導農戶積極加入合作社。目前該合作社已吸納社員20多戶,合作社對入社社員實行“五統一”發展模式,輻射帶動全鄉6個村及鄰近陌陂、下洼等鄉鎮入社社員種植花生500余畝。至目前,該鄉已建立白蓮、晚秋黃梨、畜牧、小雜糧、花卉、農機等各類農民專業協會、農民專業合作社20多個,會員1.2萬戶。
互助謀發展
在建立“支部加協會”的基礎上,唐莊鄉注重完善黨員聯戶制度,使協會內黨員致富能手在農業產業化進程中的“領頭羊”作用得到更好發揮。結合產業實際,深入開展聯戶幫扶活動,形成 “黨員帶農戶、黨群共致富”的新格局。
2009年,前莊村支部委員閃從增牽頭成立了閃增黃牛養殖合作社,采取“合作社+農戶”形式運作,目前加入社員136戶,全村年出欄黃牛5000多頭,年創經濟效益2000多萬元。2007年,該村支部書記閃道廣牽頭成立了奇龍奶牛養殖合作社,與三色鴿乳業對接,采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運作,發展訂單奶業。目前加入合作社奶牛養殖戶已達12戶,奶牛存欄量310頭,日產鮮奶1500多公斤,形成了飼料加工、奶牛繁育、養殖、牛奶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奶牛養殖示范基地。村民閃道貴家庭生活比較困難,閃道廣為他擔保貸款8萬元,幫助他購買奶牛,手把手地向閃道貴傳授奶牛養殖和防疫技術。現在閃道貴家養奶牛數量已達23頭,年收入10多萬元。目前閃道廣正在籌備擴大合作社規模,進一步拉長產業鏈條,帶領周邊鄉親們通過養奶牛致富。
目前,該鄉已逐步培育出“黨員加農戶”的黨群致富幫扶聯合體1200多個,催生出種養大戶800多戶。
鄉長呂磊告訴記者,目前,全鄉初步形成了農村經濟特色化,特色經濟產業化發展格局,已經建成白蓮、小雜糧、生豬、黃牛、奶牛等種植養殖基地20多個,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原標題:唐莊鄉:合作互助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