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特產 >> 瀏覽相關信息

“煙葉王國”的輝煌歲月(2)

2013/9/2 16:06:53 點擊數: 【字體:



  李八七的回憶

  在紀念館內,一本小學二年級的算術課本也陳列其中。課本的封面用鉛筆寫著一個名字——李深義。他是誰?又和毛主席視察有著怎樣的關系?

  我們找到了課本的主人——現年60歲的李八七。為了紀念毛主席,他的名字在毛主席離開襄城縣不久便改為了“李八七”。

  回想起當年見到毛主席的情形,李八七娓娓道來。

  當時的李八七只有10歲,還是十里鋪鄉小張莊村小學二年級的一名小學生。當時小學正在文化普及,還沒有放假。一至三年級不到30名學生還在上課。當時,學校距離村里為歡迎毛主席搭建的休息棚只有六七十米遠。聽到大人們說“毛主席來了”,老師趕緊組織學生們去歡迎。

  去歡迎,但沒有花,怎么辦呢?李八七回憶說,當時剛好教室里有三朵紅紙做的大紅花。老師摘了下來,遞給了他們三個。由于激動、興奮的心情,李八七夾著自己的算術課本便跑了過去。

  見到毛主席后,李八七他們三個向毛主席敬禮問好,獻上了大紅花。毛主席握著他們的小手,和藹地笑了。這時,毛主席注意到了李八七胳膊下夾著的課本,拿過來看了看,一邊看一邊問:“你多大了?叫什么名字?”李八七一一回答了。毛主席把課本遞給他,又對他說了一句什么話,李八七沒有聽清。

  李八七說,當時現場都是喊“毛主席萬歲”的聲音,而且毛主席說的又是湖南話,所以他沒有聽清楚毛主席最后說了什么。一周后,地委、縣委宣傳部的同志告訴他說,毛主席教導他“要好好學習”。地委、縣委宣傳部都提議并征得他的同意后,他的名字便由“深義”改為了“八七”。

  而在襄城縣還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李八七額前的一縷頭發因為被毛主席撫摸過而變成了白色,至今還能清晰地看出來。而由于這段往事,后來李八七的生活也與煙葉結下了不解之緣。

  “你們要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啊!”

  在紀念館右側的墻壁上,幾個金色大字格外醒目,那是毛主席當年對襄城縣的教誨和期望:“你們要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啊!”

  根據劉熙民的回憶文章,8月7日11時40分,毛主席就要離開小張莊村,離開襄城縣了。劉熙民誠摯地邀請毛主席到縣委機關吃午飯,毛主席說:“不停了,還要趕路。”吳芝圃插話說:“主席視察的時間有全面安排,不能再去縣委啦!要直接返回許昌。”

  此時,小張莊生產隊社員為給毛主席送些紀念品,趕忙把烘烤好的煙葉用塑料薄膜包起來,送給毛主席當留念;周天順還特意給毛主席送來大西瓜。毛主席用手拍了拍,稱贊說:“這個瓜真大,謝謝!”

  在即將離開時,毛主席深情地向大家頻頻揮手,示意群眾留步。上車后又從窗口揮手致意,向干部群眾告別。車慢慢開動了,人們跟在車后,鼓掌歡送,一直送到看不見了,還久久不肯離去。

  汽車沿著城外襄(城)郟(縣)公路轉到許南公路,向許昌方向馳去。劉熙民此時還和吳芝圃一起坐在毛主席身邊。一路上,毛主席不斷提出問題征詢劉熙民的意見。汽車行至襄城和許昌縣交界處停了下來,馬金銘書記走過來對劉熙民說:“你送到這里可以了,用車把你送回縣城。”劉熙民下車問:“主席還有什么指示?”毛主席握住他的手說:“你們要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啊!”

  劉熙民向毛主席表示:我們一定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努力完成生產計劃,把紅旗插到最高峰。

  在毛主席的鼓舞下

  看著紀念館兩側墻壁上的字,褚建中說:這是主席對我們的肯定和鼓舞,也是對我們的鞭策和激勵,我們沒有理由不去做好啊!
  劉熙民在回憶文章中寫到:“下午,我主持召開縣委常委會,傳達了毛主席視察襄城縣的幸福情景和重要指示,討論了爭取秋季大豐收的新措施,決心以更大的成績向黨中央和毛主席報喜。”

  褚建中回憶說:在第二天上午,縣委在縣城里召開了萬人大會,通報毛主席視察襄城縣的真實情景,傳達貫徹毛主席對襄城縣人民的親切囑托,動員全縣人民鼓足干勁,掀起新的生產高潮,用優異的成績向毛主席獻禮。

  在全縣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1958年襄城縣實現了農業大豐收,特別是煙葉畝產達到137.06公斤,總產增加到1660萬公斤,上等煙比例大幅提高。襄城縣也因此被評為全國農業生產先進縣,時任襄城縣委副書記劉熙民、十里鋪鄉黨委書記宋來生、城關鎮鎮長李留成還參加了當年12月在北京召開的全國農業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代表會議,受到了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并合影留念。

  與煙草的不解之緣

  作為當年毛主席視察的親歷者之一,褚建中雖然沒有親眼見到毛主席,卻也被毛主席激勵著。在以后的工作中,褚建中也與煙葉結下了不解之緣。他長期擔任襄城縣煙草專賣局局長一職(分別是1977至1980年,1984至1989年),為襄城縣煙葉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其中,1985年、1986年、1987年襄城縣連續三年被評為全國烤煙生產先進縣,1986年還被中國煙草總公司評為烤煙出口基地縣。

  而從襄城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任上退休后,褚建中便致力于毛主席視察襄城的紀念館的建設工作,積極參與編寫《襄城煙草志》等。

  與毛主席有過親密接觸的李八七,在他以后的人生中,煙葉生產也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結束了13年的軍旅生涯后,李八七于1979年轉業回到了襄城縣。后來,他到了煙葉種植大鄉鎮王洛鎮工作,一直主抓農業生產,一干就是10年。

  在李八七任職王洛鎮期間,在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王洛鎮煙葉種植發展迅速。其中閆寨村現在已經建成了現代煙草農業示范村,煙葉種植、烘烤等都實現了機械化。他說:毛主席當年來主要看的就是煙葉,我一定要在這個領域干好,老老實實工作,兢兢業業做人,只有干好了這個工作,才算沒有辜負毛主席對我的教導和期望。

  深遠的影響

  毛主席視察對襄城縣有著深遠的影響。在毛主席視察后的兩三個月內,李先念、胡耀邦等9位中央和部級領導蒞臨襄城。而“煙葉王國”的美譽也吸引著來自國內外的專家、考察團、參觀團等。1996年4月29日,毛主席的女兒李訥及其丈夫王景清,毛主席的秘書張玉鳳及其丈夫劉愛民等一行也來到襄城縣參觀訪問,并與李八七等人進行了座談。

  襄城縣煙草公司原經理李福興告訴我們,在這些來賓中,國務院1964年初派出的一支專家組讓襄城縣受益匪淺。他們在喬莊蹲點,研究、總結出一整套科學化、系統化的喬莊煙葉生產經驗——“五勻三一致”、“六無”、“三選一定”經驗。“喬莊經驗”與1965年總結出的王洛煙站收購經驗相呼應,成為全國學習的兩面紅旗。

  據《襄城煙草志》記載,1985年至1987年,襄城縣連續三年被評為全國烤煙生產先進縣;1990年至1992年,再度連續三年被評為全國煙葉生產先進縣。

  1993年4月,“毛澤東主席視察襄城縣煙田紀念館”及紀念坊動工,并于7月落成。中共中央原副主席李德生、國務院原副總理耿飚分別題寫坊額和館名。

  但1998至2005年,由于種種原因,襄城縣煙草陷入困境:種植面積大幅下滑、種煙效益大幅下降。面對困境,襄城縣積極創新改革,積極發展規模化、科技化、集約化種植,終于從困境中沖了出來,走出了一條符合襄城縣實際的煙草發展新路子,重振了“煙葉王國”的雄風。

  說起今年的煙草形勢,李福興說,今年是煙葉種植的又一個高峰,如果不出意外,應該又是一個豐收年,也算是對毛主席視察襄城縣50周年的一個獻禮吧!

  雖然半個世紀過去了,但毛主席對襄城縣鼓勵、期待的話語似乎依舊在襄城縣人民耳邊響著:“你們這里成了‘煙葉王國’了!”、“你們要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啊!”

  斯人雖逝,言猶在耳。在這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的滋養下,襄城縣人民正以百倍的精神,在富民強縣的康莊大道上不斷向前……(作者:劉革雨 賈耀鐘 石冠兵)(原標題:“煙葉王國”的輝煌歲月)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許昌日報(2008-08-06)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襄城縣煙葉鋪就農民致富路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