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特產 >> 瀏覽相關信息

鄢陵花卉別樣紅

2013/9/2 16:56:09 點擊數: 【字體:


    “沾花即富”

    在鄢陵一說起花木,花農的自豪感就溢于言表。他們怎么能不心花怒放呢?花卉苗木40余萬畝的種植規模,幾乎占去了全省的“半壁江山”,又以2400多個品種覆蓋了江北花木品牌的全部。在全國市場上,“鄢陵價格”成為花木“指導指數”。 

    最讓鄢陵花農甜在心頭的,是花卉苗木換回的票子。資料顯示:去年,鄢陵縣花農經營的苗圃畝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花卉主產區農民人均純收入6400多元。2004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570元,同比增長19.5%,其中人均花卉收入815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0.2%;與1995年相比,全縣人均花卉純收入6年平均增長56.2%。

    “沾花即富”的還有與花卉相關的產業。鄢陵縣委書記謝連章扳著指頭細算:鄢陵每年調運苗木的車輛需6萬輛次,運費在4000萬元以上;3至5月份平均每天在花卉區打工的農民1萬多人,人均日收入20―50元,勞務總收入500萬元;打工農民的就餐和外地客商的食宿為餐飲業帶來收入200多萬元;全縣每年需花卉生產經營所用的機械器具、農藥、包裝材料等總價值有1000多萬元。生態環境的改善,使鄢陵成為吸引外商和外地游客的一方熱土。去年至今,已有12個國家和省級投資項目、一個國外獨資項目落戶鄢陵,到鄢陵考察旅游、觀光、洽談業務的客商達100萬人次,旅游業產值達2億元。

    “花富”之秘

    花卉產業作為鄢陵一個強有力的特色支柱產業,是如何打造出來的呢?“花卉產業化,政府功勞大”。老百姓的話道出了花卉產業快速發展的根本原因。

    獨特的區域地理位置和傳統技術優勢,是該縣花卉產業形成特色的先天因素。但是,長期以來,這一傳統特色優勢沒有得到執政者的注意和重視,形成了“端著金飯碗吃窮飯”的現象。直到1998年,該縣幾經波折,終于將花木生產作為支柱產業納入議事日程。并以創造性的工作機制和方法,打造出了“中國花木第一縣”的輝煌品牌。

    圍繞花卉產業的培植,縣政府及各鄉鎮成立的花卉辦,成為該縣的特色部門;新發展的花木面積,減免原土地承包人糧油定購任務,成為鄢陵的特色政策;全縣64個縣直單位1800名干部職工參與花卉生產銷售,發展花木10萬畝,聯系農戶2萬戶,成為該縣的特色做法。

    應對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挑戰,鄢陵縣向上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申請建立花卉標準化示范區,使鄢陵縣花卉標準化示范區列入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計劃。它不僅能解決花木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還能提高科技含量、提高商品化程度,增強花卉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一家花木科研企業在鄢陵建成珍稀花木苗圃,剛把最新苗木引進來,就發現鄢陵花農的苗圃已普遍栽植。這家科研企業的專家,對鄢陵人的科技創新和推廣能力驚嘆不已。

  市場流通是產業連接市場的“焊接器”。鄢陵縣突出抓好訂單銷售、專業市場銷售、會展銷售、農民經紀人銷售等為主體的多元化流通體系建設。瞄準西部大開發和北京舉辦奧運的大好商機,鄢陵先后在西北各省區建豐收苗木基地。全縣3800多個農民經紀人,從各自為戰的勢單力薄到團隊協同作戰的優勢互補,紛紛組建起“經紀人協會”,給全縣花木銷售注入了勃勃生機。

    龍頭帶動是產業不斷延伸和壯大的“膨脹劑”。在鄢陵,一批頗具規模的花卉科研所、臘梅園、玫瑰園、園藝場、盆景園等企業,與大批花卉專業戶結成利益共同體,形成了龍頭連基地、基地帶農戶的發展模式。縣北方花卉集團總公司和有關鄉鎮成立的分公司,在經營各種花卉苗木、盆花盆景、草坪草毯的同時,還面對國內外的廣闊市場,承攬園林規劃、工程設計項目,實現集團化經營,促進產銷連接。該公司去年產值近億元,利稅800萬元。僅承攬工程就實現產值2300萬元。(原標題:鄢陵花卉別樣紅)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河南日報(2005-09-27)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