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來到封丘縣王村鄉周王村,看到許多農民正在田間料理芹菜。見到有人來,他們禮貌地起身打招呼,并熱情地和記者攀談起來。 據了解,封丘芹菜素有“貢芹”之稱。公元1900年,光緒皇帝和西太后“逃難”途經封丘縣,品嘗“封芹”后贊不絕口,遂定為貢品。1984年,《婦女生活》雜志曾對“封芹”作了報道,詳細講述了芹菜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毛主席也曾品嘗過封丘“貢芹”,并夸贊其名副其實。
多少年來,封丘“貢芹”一直以“口感好”、“脆而無渣”在全國各地備受推崇。 當地農民都把種植芹菜當做收入的重要來源。據當地村民介紹,他們村與縣城相鄰,責任田較少,村民都會騰出大量的地種植芹菜。以往,曾經片面追求規模,沒有更好地開發市場,致使產品銷路不好,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群眾的積極性。 為了使村民有組織、有計劃地種植、銷售芹菜,2008年年初,在新鄉市、封丘縣和王村鄉政府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封丘縣成立貢芹種植專業合作社,通過對農戶一條龍服務,使封丘“貢芹”一步步走出封丘,走出河南,走向了全國。
合作社通過“無害養殖—沼氣工程—生態養殖”三位一體的綠色循環農業模式,保證了生產出綠色無公害產品的優良品質。以往,每公斤芹菜只能賣到一兩元錢,現在,經過深加工后的封丘“貢芹”以每公斤60元的價格頻頻出現在鄭州、開封、安陽等城市的大型超市、高檔飯店,逐步成為許多城里人餐桌上的佳肴。
合作社以公司加農戶、公司加基地的生產經營模式受到政府的重視,受到農民的青睞。封丘貢芹種植戶紛紛要求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由當初的五六戶發展到現在的幾十戶,他們正在將封丘“貢芹”申請為河南省名牌產品。(劉志松)(原標題:合作社讓“貢芹”身價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