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莊秦氏婦科能夠傳承200多年而不衰,聲名遠播中原及西北數省,肯定有其過人之處,總結起來,大體有三個方面:醫術精湛、選藥精良、醫德高尚。
1 醫術精湛
家住白馬寺鎮白王村的黃保云今年已近90歲。1935年,他12歲時進入秦家當學徒,跟著秦家第七代傳人秦思溫、秦思恭學習醫術,住在秦家13年,直到1948年才離開。
黃保云說,解放前,洛陽并無CT、B超等現代診療設備,象莊秦氏婦科的醫生看病,憑借的是望、聞、問、切等傳統診療手法,能夠做到藥到病除,實屬不易。
在黃保云看來,秦氏婦科之所以能藥到病除,有三方面原因:第一,秦家傳人對傳統醫學經典精心研究,爛熟于心。如孫思邈、朱丹溪、李時珍等人的醫藥理論,秦家傳人都能深刻領悟。第二,是秦家傳人深得先祖秘傳,形成了在治療婦科疾病方面獨到、深刻而科學的理論體系。第三,秦家有名氣,接診的病人多,病人資料也多。秦家傳人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使理論與實踐達到了完美的結合。
秦氏婦科以中醫活血理氣理論為核心,特別強調辨證施治。黃保云介紹,求病丸是秦家的祖傳秘方,主治婦科的經、帶、胎、產病癥,效果奇佳,堪稱靈丹妙藥。秦家在讓病人服用求病丸時,又根據不同對象、不同疾病采用不同的藥引,二者結合,能達到安胎、調經、活血、祛淤的理想效果。有少數人不適合求病丸,秦家就改用別的藥。當時,許多不孕不育癥患者在其他地方多年治療無效,可一到象莊,經秦思溫、秦思恭兩人的診治,幾劑藥用下來,很快就懷孕了。
另外,秦氏歷代傳人不滿足于已有的成就,孜孜不倦地從傳統醫學經典和臨床實踐中汲取營養,將傳承與創新緊密結合,不斷推陳出新,使秦氏婦科從剛開始單一的求病丸發展到后來的天德散、珍珠散、海馬拔毒散、延壽虎骨酒、調經清補丸、益母草膏等42種中成藥;從剛開始單一的治療婦科疾病發展到后來的婦科、兒科、內科、眼科、骨科疾病并治;從“傳大不傳二,傳男不傳女”發展到后來的男女齊授、家人外姓共傳……正是憑借這種不斷進取、開放包容的胸襟,秦氏婦科才能做到名醫輩出,影響不斷擴大,最終從一般的民間知識發展成為獨特的學科體系,成為祖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2 選藥精良
秦氏婦科的名聲,不僅在于醫術高超,還在于秦家所制中成藥的神奇療效,這主要得益于秦氏傳人選藥精良、制作講究。
黃保云回憶,秦思溫、秦思恭對秦家所制中藥有自己獨特的方法和要求,標準與同仁堂的制藥標準一樣,寧缺毋濫,寧貴毋賤,決不以次充好、偷工減料。這從秦家“延壽虎骨酒”的制作中可見一斑。
當時,秦家“延壽虎骨酒”的制作過程大體如下:
先要選取40多種名貴中藥,其中最重要的是虎骨。秦家人對虎骨的藥用部分特別講究,整架虎骨只用虎前肢下段的中間部位,的確是優中選優。為什么只用這一部分,當時除了秦思溫、秦思恭兩人外,其他人均不知道其中奧妙。
40多種名貴中藥選好后,再由秦思溫、秦思恭進行炒、洗、蒸、炙等加工,然后將中藥置于大鍋之內注水,將鍋吊于空中,架于火上,慢火熬制三天三夜。其間,有學徒們輪班小心看守,不能有絲毫差錯。
中藥虎骨熬好后,再由兄弟二人按一定比例加入白酒佳釀,置入瓷質大壇,加蓋密封,深埋地下,要埋3個月以上,使藥、骨、酒在完全密閉的狀態下,充分吸收和醇化。最后取出時,虎骨酒呈琥珀色,口感佳、藥效強。
黃保云說,秦家求病丸和其他藥物的處方和制作流程,是秦家七世家傳,對外秘而不宣,即使在秦家多年的徒弟也不得要領。在封建時代,秦家一方面把這看成安身立命之本,另一方面也怕秘方流入社會后被粗制濫造。
3 醫德高尚
除醫術精湛、選藥精良外,最為百姓敬仰和社會稱道的是秦家的優良家風和處世態度。
黃保云回憶,秦思溫、秦思恭兄弟二人待人就像他們的名字一樣,溫和謙恭。二人總是說:醫者,民之為本。人命關天,一定要有仁愛之心,有濟世救民之意,這樣才配做一名好醫生。
黃保云介紹,當時,秦思溫和秦思恭一起在象莊大杏林堂三間寬大的診室內為人看病。他們面對病人時,語氣溫和,耐心傾聽,誠心安慰,決沒有世俗惡醫故意夸大病情,以顯己能的陋習。
他們還特別恤老憐貧、扶危助困。遇到外省遠途病人,二人總是在用藥之后,給對方留下回程路上的吃喝花費。由于秦家中藥療效神奇,病人總想多帶些藥回去,錢財不足時,秦家也常倒貼路費。
秦思溫和秦思恭對待病人如此,對待在秦家工作的人員更是如此。無論是徒弟、長工、短工還是傭人,他們都溫和相待,從沒有過去大戶人家對待下人那種高高在上的作派。
黃保云在秦家學醫三年期滿,仍在秦家服務,每逢年節,秦思溫和秦思恭總要置辦厚禮,讓黃保云回家探親。連黃保云的大婚也是由秦思恭出資50塊大洋幫助其辦成的。
黃保云回憶,當時象莊秦家包括家人、傭工、徒弟等共有近40人,但每天到秦家吃飯的大都在50人以上,這多出來的人員,除少數病人外,多為附近的窮苦鄉親和乞丐。
黃保云說,秦家醫術精湛、醫德高尚,當時四方百姓為秦家所獻的匾額中,大體也分為兩類,一類是頌揚其醫術的,如“扁鵲遺風”、“婦科圣手”、“大國醫手”、“功同良相”等;另一類是頌揚其為人和家風的,如“樂善好施”、“急公好義”、“澤及鄉鄰”、“敦厚之家”等。這些匾額的頌語,盡管有雅俗之別,但都表達了患者和鄉鄰對秦家的贊揚。
正是憑著這些美德,秦氏婦科才能傳承200多年而不衰。象莊秦氏婦科傳承歷史之悠久、影響之大、傳播范圍之廣,屬國內罕見。因此,才留下了“秦氏婦科實在奇,聲名遠播千萬里,活嬰救婦無其數,功德無量與天齊”的民謠。(洛陽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 張亞武)【原標題:走近洛陽非物質文化遺產之秦氏婦科下:醫術精湛醫德好 聲名遠播千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