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龜甲骨并非單純占卜吉兇 也是計時工具
2013/9/10 9:52:26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在“愚公之鄉”河南省濟源市,從事“黃龍日盤八卦歷”這一古歷法研究的“民間高人”閆道原卻堅信,龜甲也是3000年前古人計時的工具。閆道原表示,“我推測,黃龍日盤八卦歷就是由商代龜甲歷法演變而來。
并非單純占卜用 商代龜甲也是計時工具
民間高人來寧演示龜甲歷法,受多家權威機構認可
“一直被視為古人占卜兇吉工具的商代龜甲骨,其實也是3000年前古人計時的工具。”昨天,來寧展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黃龍日盤八卦歷”的民間高人閆道原,在南京大學現場演示“商代龜甲歷法”,因為其結果與紫金山天文臺編制的萬年歷完全吻合,成功顛覆單純用于占卜的傳統認識,受到南京大學、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等多家權威機構專家的一致認可。
長期以來,學術界一直認為我國各地出土的商代龜甲骨,是古人用來占卜兇吉的工具。然而,在“愚公之鄉”河南省濟源市,從事“黃龍日盤八卦歷”這一古歷法研究的“民間高人”閆道原卻堅信,龜甲也是3000年前古人計時的工具。
1 個八卦歷盤、33粒不同顏色的核桃、12顆彩色石子、1塊正面有34個圓坑的木板……閆道原說,250多年前,生活在太行山區的古人就是用這幾樣獨有的方式準確計時,這便是最原始的“黃龍日盤八卦歷”。這種完全撇開天文元素,單靠八卦、易經原理推演出來的從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后5000年的萬年歷,與紫金山天文臺根據地球、月亮與太陽之間的運行規律,并結合我國所處的時區等元素推算而來的萬年歷完全一致。
在研究“黃龍日盤八卦歷”的 10多年間,閆道原無意中發現,我國各地出土的商代龜甲骨上鉆孔排列的軌跡,與“黃龍日盤八卦歷”中的圓坑很是吻合,便以刊登在《考古》雜志上的鉆孔龜甲圖片為原型,制作了兩個“歷法演示器”推算歷法,結果經南京大學、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等多家權威機構的專家鑒定,“龜甲代表的歷法演示過程,完全符合中國傳統歷法的原理”。
閆道原表示,“我推測,黃龍日盤八卦歷就是由商代龜甲歷法演變而來。”天文學家、南京大學教授蕭耐園等專家昨天表示,“黃龍日盤八卦歷”和“商代龜甲歷法”在歷法功能上的聯系,值得進一步探討和研究。 (張璐 談潔 )【原標題:商代龜甲骨并非單純占卜吉兇 也是計時工具】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