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打頭,后打油,燒急慌忙打棉油,哼哼嗨嗨打菜油。啊喲喲,嗨———”平頂山魯山縣張官營鎮楝樹村劉心建老人的油坊里熱鬧起來,他們正在向記者們演示傳統手工大槽油的制作過程。4月20日,記者參加的由省文化廳組織的全省非遺普查集體活動來到平頂山,觀看了魯山縣的大槽油制作與郟縣的金鑲玉傳統工藝。
魯山傳統手工大槽油制作采取楔式壓榨法取油,油香可以飄到幾里之外。木榨楔式榨油工序十分繁雜,注重工與藝的結合、力與擠的結合,直接從原料中擠壓出油,不摻任何化學原料。木榨油富含營養,食用安全,且香味濃、口感好,無膩味。
古語有云:有錢難買金鑲玉,記者此次也觀看了平頂山郟縣的傳統工藝金鑲玉。金鑲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郟縣姚莊鄉民間藝人李冰、李建立等人將現代科技和傳統手工藝完美結合,開發出了獨具特色的金鑲玉,主要是以景德鎮瓷器,宜興紫砂等名瓷玉器為原坯,經過冶煉、鏤雕、拋光處理、24K純金鍍等幾十道程序,對工藝品表面鑲嵌金、銀,加工而成。(記者成睿智實習生范小潔)【原標題:河南非遺普查平頂山兩項新發現大槽油香金鑲玉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