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治療用具為清朝制品
秦李莊周氏口腔咽喉科的起源可追溯至距今300多年的清朝康熙年間,其秘方原為周家先祖周俊魁的母親馬氏家族所有。周瑞告訴記者,家中收藏的《周氏族譜》記載:先祖周俊魁,字英杰,生于大清乾隆四年二月二日。周俊魁的母親馬氏家中無男孩,便將治療口腔咽喉疾病祖傳秘方傳給了女兒。馬氏嫁入周家,將秘方帶去,這才有了現在的周氏秘方。
走入藥房,周瑞從柜子里拿出了家中世代相傳治療口腔咽喉癥的專用器具噴粉器、瓷擂碗和戥子。“這些都是清朝制品。”他說。
秘方傳至近代,周氏傳人周廷芳對祖傳方劑運用嫻熟并經多家名醫指點。周廷芳有格言:不為良相,寧為良醫;救死扶傷,人生真諦。記者在《浚縣志》中也看到:1954年,白喉病流行,嚴重危及人民健康。當時,村里人人自危。周廷芳醫生與其子周太成四處奔走,用祖傳秘方為患者治病,52名危重病人經精心治療,恢復了健康。
20余種中草藥制成藥劑
“周氏拔毒生肌液和生肌散、祖傳絕技埋線療法、小皇帝藥布衫和藥肚兜是祖傳的三件‘法寶’。”周瑞告訴記者,祖傳秘方方劑大約有30多個,取太行山區特產的20余種中草藥制成,主治各種口瘡、咽喉炎、胃炎、肺炎等。
“一瓶噴液,一瓶藥粉,加上一張足底藥貼,孩子的病三天就見好了。”家住淇濱區的劉兵告訴記者,前年夏天,他的兒子高燒不退,醫生診斷得了病毒性咽峽炎,建議住院隔離治療。劉兵頓時感覺很無助,正巧此時在報紙上看到秦李莊周氏口腔咽喉科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的消息,幾經打聽找到了周瑞,很快治好了他兒子的病。
周家祖傳醫術不僅在當地有名,豫北地區和冀南各縣市的不少患者也常常慕名而來。
現代制藥效率是以前的50倍
醫術是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但制藥方法可以隨著時代發展不斷進步。
經過20多年發展,周瑞的口腔咽喉科從原來1間房子發展成擁有診斷室、觀察室、留看室、藥房的標準化衛生所,還改用現代研磨機制藥。周瑞一邊向記者演示,一邊介紹:“以前4個小時才能完成的工作,現在5分鐘就搞定,效率是之前的近50倍,而且研磨得更細膩,有助于患者吸收。”
祖傳的藥方也并非一成不變。周瑞根據現代人的體質對祖傳藥方進行了改進,研發出高效健康的“綠色療法”,他還注冊了藥品商標“周瑞”,并用父親周太成的肖像注冊“秦李莊”、“秦李莊周氏”口腔咽喉科的商標。
專家建議:加強配方和工藝的保護
“秦李莊周氏口腔咽喉科完整保留了各個時期的歷史面貌,臨床理論和診治體系較為完整,是豫北地區優秀的民族民間歷史文化遺存。”浚縣文廣局工會主席楊艷軍表示,應加大對秦李莊周氏口腔咽喉科的湯劑、丸劑、散劑的配方和炮制工藝的保護。
目前,秦李莊周氏口腔咽喉科已經有了接班人——周瑞的侄子、上海同濟大學醫學碩士周春宇。周瑞將自己畢生所學向其傳授。
周瑞表示,他想辦一家口腔咽喉專科醫院,把秦李莊周氏口腔咽喉科這個品牌推廣出去,讓更多老百姓受益。【原標題:走進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浚縣秦李莊周氏口腔咽喉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