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授孟津縣文物局委托,縣政府采購中心在財政局二樓會議舉行招標大會,對擬投資建設的邙山陵墓群十座帝陵和名人墓葬樹立標識牌及建造碑亭工程進行投標,參與競標的五家企業參加了會議,最后,一家企業以138萬元中標。
孟津文化底蘊深厚,文物古跡眾多,邙山陵墓群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古就有“生在蘇杭,葬在北邙”之說。全縣現存有封土的古墓冢200余座,涵蓋了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后唐等六個朝代的帝王、公卿和名人墓。目前,已知埋葬在孟津的帝王陵有8座,分別是東漢光武帝原陵、安帝恭陵、順帝憲陵、沖帝懷陵、靈帝文陵;北魏孝文帝長陵、孝明帝定陵;后唐明宗徽陵。但由于眾多的古墓冢年代久遠,目前只有封土,沒有標識牌,無法使人識別陵墓主人的身份和年代,不利于廣大群眾參與對古墓冢的保護工作,也給游客參觀帶來了諸多不便。因此,為了更好地保護好、利用好這些文化資源,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分批做好邙山陵墓群重要古墓冢樹立標識牌和碑亭建設工作,對邙山陵墓群的保護和展示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該項工作的實施,得到了孟津縣委書記吉振華同志的高度重視,并作出重要批示:“這件事意義重大,對于文物保護利用,對于宣傳孟津,對于發展人文旅游都有深遠意義”。為了落實好吉書記批示精神,孟津縣計劃分三批對邙山陵墓群的帝陵和名人墓葬樹立標識牌及建造碑亭,第一批在2014年實施,計劃用三個月時間,于第32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前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