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文化遺產 >> 瀏覽相關信息

“王姓起源與升仙太子碑文化座談會”在偃師召開

2014/12/18 11:35:06 點擊數: 【字體:

    2014年1月8日,由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主辦,偃師市委宣傳部承辦的“王姓起源與升仙太子碑”小型文化座談會在偃師市召開。來自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的專家有法人、秘書長李立新研究員,副會長石小生先生,王姓分會的副會長王漢英、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宗哲,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原文學所所長王永寬研究員等一行8人,偃師市方面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賈建立牽頭,對偃師歷史文化有研究的農委原主任康為民,財政局原局長王西明,文物旅游局副局長王奕斌、鮑虎欣等5人參加了本次座談會。

  1月8日上午,與會代表先實地考察了偃師市府店鎮緱山之巔的“升仙太子碑”。此碑是武周圣歷二年(公元699年)二月初四,武則天由洛陽赴嵩山封禪,返回時留宿緱山升仙太子廟,觸景生情而撰寫碑文,并親為書丹的。碑文記述了周靈王太子晉升仙的故事,共33行,每行66字,筆法婉約流暢,意態縱橫。碑文上下款和碑陰的《游仙篇》雜言詩、題名等,分別出自唐代著名書法家薛稷、鐘紹京之手。碑青石質,碑身高3.59米,蟠龍首高1.65米,赑屃座高1.30米,身、首、座加在一起通高6.54米;碑廣:上寬1.58米,下寬1.74米;碑厚0.55米。如今身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碑身被嚴封,在上世紀50年代末修建的碑樓上,前后又分上下兩層加裝了大鐵門,下部另有鐵欄桿。管理人員僅打開了正面下層的鐵門,難見碑身全貌,但仍能略見大唐氣象。

  1月8日下午,與會代表在偃師市委會議室進行了座談。賈建立副部長對情況做了簡單的介紹后,座談會即正式開始。座談會由河南省社會科學院中原文化研究所副所長、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秘書長李立新研究員主持。

  石小生副會長首先介紹了此次座談的初衷。此行的任務之一是實地考察“升仙太子碑”。太子晉作為王姓的重要始祖,主要還想聽聽偃師當地的一些具體情況,比如王姓的分布、王姓的研究、“升仙太子碑”的研究等等,以進一步推進王姓歷史文化的研究工作。王姓分會的王漢英會長、王宗哲副會長對此做了補充,希望最終能把當下倍顯荒涼的緱山打造成王姓的祖根地。

  王西明局長接著介紹了他組織編寫的《偃師姓氏源流》的情況,以及當初所掌握的偃師王姓的分布狀況。王姓不僅是全國第一大姓、河南第一大姓,同時也是偃師的第一大姓,有8萬5、6千人,占偃師總人口的10.22%。他認為就偃師來說,當前對于姓氏文化的研究、重視都不夠,熱心者也不多,希望能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有錢人的熱情投資和專業研究者的指導。

  康為民主任重點講了“升仙太子碑”的研究情況,比如武則天為什么會到緱山,又為什么會書寫此碑?從當初的政治、經濟、宗教信仰等方面進行了探討。又討論了碑帖的出版、點校情況。還對于未來緱山的建設提出了建議,建議首先出版高質量的碑帖,然后修建地標性建筑,最后要深入發掘、整合緱山周邊的資源。

  石小生副會長接著這個話題,指出了緱山的獨特優勢:第一,緱山的地理環境特別好,周圍平坦,獨此山突兀,況且緱山本身也是道教名山之一;第二,緱山上有國家級文物“升仙太子碑”,別的地方無可替代;第三,王子晉升仙的地點歷來沒有爭議,有普遍的認可;第四,緱山周圍的村民不少仍姓王,山下府南村的村支書也姓王,并且熱心文化;第五,研究不難,王子晉本身是個可圈可點的人物,無論從文化還是人品上,得到王姓宗親的認可沒有障礙,太原王也承認他們的祖先是王子晉,雖然起步有點晚,但也有后發的優勢,如不用重新建立世界王姓的聯系等。

  王奕斌副局長介紹了偃師市旅游資源的基本情況,可視性普遍較差,只有商城博物館一個3A級景區。緱山屬于偃師南部唐文化線的一部分,附近有唐恭陵、玄奘故里等,潛力很大。

  王永寬研究員簡單介紹了他的研究成果《王姓源流考》。指出了“升仙太子碑”的文獻意義,如第一次明確說“太子晉,字子喬”等。認為王子晉作為王姓的始祖、緱山作為王姓的祖根地是沒有問題的,但王子晉與太原王的關系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盡管大家意猶未盡,但時間所限,座談會按時結束。

  姓氏寄托著人們的血脈親情,祖根地則是人們心靈依托的精神家園。姓氏文化研究,一方面維系家族團結,另一方面對于凝聚中國力量也有積極作用。此次座談對于進一步推進王姓的研究和聯誼工作無疑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河南省社科聯(2014-04-04)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