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在武陟縣森鑫文化產品經營部,記者采訪到了正在指導工人雕刻硯臺的焦作市知識產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劉建軍。
黃河澄泥硯與廣東肇慶的端硯、安徽的歙硯、甘肅臨洮的洮硯并稱為中國“四大名硯”,其以沉淀千年黃河漬泥為原料,經特殊爐火燒煉而成,質堅耐磨,觀若碧玉,撫若童肌,儲墨不涸,積墨不腐,厲寒不冰,呵氣可研,不傷筆,不損毫,唐宋皆為貢品。黃河澄泥硯興于唐,盛于宋,明末清初日趨衰敗,制作工藝逐漸失傳。
今年44歲的劉建軍原籍澠池縣,1988年舉家遷移到沁陽農村。生長在黃河邊的劉建軍從小愛好美術,尤其喜歡用黃河泥土捏制各種小動物。走出校門后,務農在家的劉建軍開始制作根雕,賣點小錢補貼家用。一次偶然機會,他從父親的藏書中翻出了一本介紹歷史名硯——黃河澄泥硯的書,也就是這本書改變了劉建軍的人生。從此,他與黃河澄泥硯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小愛鉆研的劉建軍買了許多有關硯臺和工藝美術的書籍,經過近10余年的潛心研究和反復試驗,終于成功掌握了黃河澄泥硯的原料配方和制作工藝。1996年,他創辦了沁陽市黃河澄泥硯廠。今年3月,他又在武陟縣創辦了武陟縣森鑫文化產品經營部,開發、生產、銷售黃河澄泥硯,同時利用太行山優質石料開發出了神農山石硯。目前,劉建軍生產的產品已涵蓋黃河澄泥硯、神農山石硯兩大類41個系列80多個品種。
2001年3月,劉建軍的黃河澄泥硯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核發的發明專利證書。2006年,他的作品《荷花硯》被評為首屆河南省知名文化產品。2008年,他被評為河南省十大創作英才。今年4月中旬,在市知識產權局、市科協等單位聯合舉辦的焦作市首屆知識產權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上,劉建軍被評為焦作市知識產權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傳承人,其制作的“李商隱硯”獲得金獎、“九九歸一硯”和“龍鳳呈祥硯”獲得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