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文化遺產 >> 瀏覽相關信息

梁德明:炭精畫的堅守者

2012/6/11 16:49:11 點擊數: 【字體:

      
    隨著電腦和數碼相機的普及,炭精畫攤在柳州街頭已經很難看到。但是,在連塘路一家銀行門口,56歲的藝人梁德明至今仍在堅持。他繪制的炭精畫像,常常引來過往路人的注目。在數碼照片流行的今天,炭精畫將如何生存?昨日,在畫攤前,回憶起入行20年來的經歷,梁德明心頭五味雜陳。
  
    10元錢在“河南天橋”起家


  幫人畫炭精畫像之前,梁德明在一家工廠任美工,幫工廠繪制廣告畫、搞產品設計。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由于各種原因, 梁德明離開了工廠。

  梁德明急需找到一份工作來解決生活問題。他先是到樓梯山考了一本駕照,打算幫人開車。后來他發現,很少有單位愿意請還拿著實習駕照的司機。

  心情苦悶的梁德明在河南橋頭天橋一帶徘徊,那時路邊有很多幫人畫炭精像的攤點。炭精畫色調層次豐富、細膩逼真,引起他的興趣。

  在照相技術還不普及的年代,炭精畫像生意還不錯。而畫炭精像成本低,一管炭精粉才8分錢,再加上幾支擦筆、一團藥棉、一塊橡皮就可以出攤了。梁德明花10元錢,購置了繪畫原料。不久,河南天橋下多了一個炭精畫攤點。

    常面對生活陰郁的一面

  不過,炭精畫在民間多是取代照片,作為遺像使用。跟炭精畫師傅打交道的,大都是家中有變故的事主。畫師面對的,往往是生活中沉默、陰郁,甚至晦暗的一面。

  入行不久,梁德明碰上一單生意。一戶人家到河南橋頭找人畫像,這家人出價300元,但條件是畫師上門,為在家中病故的老人畫像。

  平常幫人畫遺像,多是對著照片臨摹。許多畫師都嫌到事主家畫死人陰氣太重,沒人愿接。那時,幫人畫一幅炭精畫可以收入15元,300元相當于畫了20幅像。窮困潦倒的梁德明一咬牙,接下了這個活。

  事主家住在馬鞍山腳一帶的民房里,房間里光線幽暗。為了還原老人的面相,梁德明只能俯身近看遺容。房間里彌漫著濃濃的香火煙氣,陰森壓抑,梁德明在這樣的環境里呆了兩個多小時,直至繪制出令事主滿意的照片。

  近20年來,梁德明為公安機關繪制過嫌犯人像,幫交通事故、兇殺案逝者,以及各種意外身亡的死者繪制過炭精畫像。
 
    傳統手藝面臨失傳

  入行不久,梁德明感覺到,柳州炭精畫像的競爭十分殘酷,同行之間幾乎不做交流。

  許多老炭精畫師傅還記得,上世紀90年代,在天橋曾發生一起刑事案。這起慘劇,更增添了行業內的糾結。梁回憶說,當時有位“天橋畫師”收下一個徒弟。不料,徒弟出師后,就在師傅對面開了一個畫攤,并以低于行價近半的價格招攬生意。徒弟的行為令師傅大為光火,兩人發生爭吵。

  最后的結果是徒弟殞命街頭、師傅進了班房。此后,柳州炭精畫行內形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矩,不再招收學徒。

  畫炭精畫是冷門,2000年的時候,柳州大約有十多位畫師。如今,只有寥寥數人還在努力支撐。梁德明認為,懂畫炭精畫的人越來越少,跟沒有人愿意將這門手藝傳下去有一定關系。

  眼看這門民間手藝在柳州街頭漸漸消失,梁德明心有隱痛。他告訴記者,有生之年,他打算辦一個班,招收幾名弟子,把這門手藝傳承下去。

    敢與電腦搶飯碗

  在生意興旺的年代,一個“天橋”畫師一天能接五六單生意。現在,同樣在鬧市街頭開攤,常常一天只能等到一兩個顧客上門。除了少有人傳承手藝,數碼時代的來臨給這個傳統行業帶來巨大沖擊。

  感到生意明顯減少是在2002年以后,距離梁德明攤點不遠處,一家電腦畫像點開張了。聽說電腦畫像分把鐘就能搞掂,老梁特意跑去觀摩。回來后,他惴惴不安,擔憂有一天飯碗被電腦搶走。

  不過,堅持到今天,梁德明的觀念有些改變,“電腦并不是萬能的,許多特殊照片,最終還是要由炭精畫來完成。”

  前幾天,他剛剛接到一單生意。一位顧客要為爺爺畫像,這位顧客的爺爺多年前故去,生前沒有留下照片。為了達成心愿,這位顧客帶著姑婆、六叔的照片找到梁德明,希望老梁能為他“合成”爺爺的容貌。

  “額頭是六叔的,神態要像姑婆……”顧客提出諸多要求。畫像草圖已經出來,這兩天,梁德明正在根據顧客意見進行修改。

  用姐姐的照片為父親畫像,把指甲大小的人像照片復原成大幅畫像,根據顧客的口述描畫畫像,這些活梁德明都接過。講到這里,梁德明頗為自得。他拿出一張顧客提供的照片,畫面中,老人身著汗衫,面呈老態,眼袋下垂,臉上布滿皺紋和老人斑。

  “像這樣的照片,電腦不敢接,因為無論怎么修,都難以達到滿意的效果。”在梁德明的筆下,老者理著平頭,身著唐裝,五官清晰,神采奕奕。
 
    把炭精畫當做一門藝術

  老市民都喜歡把炭精畫師傅叫做“炭畫佬”,妻子和兒子對這門手藝一直不以為然,但梁德明在心中堅信,自己搞的也是一門藝術。

  梁德明的炭精畫像透視感強,找他畫畫的顧客都說,他的畫像神態捕捉得好,而且很有立體感。老梁的畫有藝術功底,這是在今天,他仍受到顧客喜愛的一個原因。

  平常沒有接到畫的時候,梁德明就拿出速寫本,對著街景、行人畫速寫。收攤回到家,他有時拉拉二胡,有時對著石膏像練素描。他告訴記者,要想把炭精畫這個傳統藝術傳下去,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繪畫基本功不能丟。

  為了提高畫像的質量,梁德明還購買了相機、相片沖洗裝備,以及相片放大裝置。力求在畫像時,精確畫出人物五官比例。

  梁德明有美術功底,還拜專業老師學過素描,他覺得畫炭精像挺適合自己。(原標題:梁德明:炭精畫的堅守者)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廣西新聞網 2010-05-07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