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剛:蛋雕繪出奇妙世界
2012/5/29 16:23:50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吉利剛是栗新社區居委會主任,他把工作之外的時間都給了蛋雕藝術,在他手中,蛋雕作品構成了一個美妙無比的世界。
■蛋雕源女兒的期待
“爸爸,你看電視里,這個老師能在雞蛋上畫畫刻字!你能嗎?”女兒的言語中透露出無限的羨慕和驚奇,在所有的女兒眼里,爸爸都是最了不起的,吉利剛的女兒小雪也是這樣。當時吉利剛覺得自己能做到,因為他有堅實的美術功底。就這樣,自2004年,他開始制作蛋雕。
由于,蛋雕是一門新興藝術,目前市場上很少有專門的雕刻工具。最初,他用刻刀制做鏤空蛋雕,但他發現蛋殼薄,用刻刀一不小心就會刻碎,后來他改用電鉆,發現電鉆比較適合鏤空蛋雕。只有平時制作影像蛋雕時,他才選用刻刀。
最初吉利剛雕刻的是一組頭像,刻著刻著,吉利剛越刻越迷,并悟出了個中真諦,蛋雕這門藝術并不像想像的那么簡單,它不但能體現一個人的藝術修養,還能陶冶性格。
■蛋雕需要全身心融入
與其它藝術一樣,蛋雕需要靈感,心不凈的時候,沒有靈感的時候絕對不刻,這是吉利剛的一個原則,之所以有這樣一個原則也有一個故事。
一次吉利剛雕刻了一個鏤空蛋雕,圖案非常精美,再差幾刀就刻完了,他有點激動,拿著電鉆的手不穩了,刻到最后一刀時,眼睛眨了一下,刀沒拿穩,小小的蛋殼“咔嚓”碎了,一時間吉利剛的心也緊跟著揪了幾下,心疼、懊悔……心又靜下來了。搞藝術就是這樣,即使到最后時候也容不得有半分焦躁,需要全身心融到藝術里才能刻出上乘的作品。
■因蛋雕而改變的生活
買蛋:“你這人買雞蛋怎么這么挑剔,挑雞蛋吃又不是拿雞蛋皮當畫看,再這樣挑就不賣給你了。”賣雞蛋的大嬸對吉利剛的愛人嚷嚷著。這已經不是吉利剛的愛人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話了,她每次挑雞蛋都要按照吉利剛的要求,挑紅皮的,個大的,表皮光滑的,一個一個挑,一買就買二三斤。每次賣雞蛋的大嬸這樣說話時,吉利剛的愛人又不好解釋,如果跟人家大嬸說是為了搞蛋雕藝術,不知道得費多少口舌,所以每次就只能聽對方嘮叨。
吃蛋:“這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我們家吃雞蛋,別人家吃雞蛋咔嚓打兩半就行了,我家吃雞蛋不行,需要先輕輕地用注射器打一個小孔,把蛋黃蛋清吸出來,還要小心翼翼把蛋殼放一邊,清洗好,晾干,備用。”就這樣,有一段時間吉利剛家天天吃雞蛋,愛人和女兒看到雞蛋就發愁。
毀蛋:2007年,省會一場“和諧社區文明社區”群眾美術、書法攝影展覽中,吉利剛的蛋雕作品得到了大家的贊同,吉利剛拿出了自己鐘愛的一組蛋雕參加巡展,蛋雕展覽前經常圍著一群參觀者,許多好奇的參觀者忍不住拿手摸一摸蛋雕,到展覽結束,一組精美的蛋雕碎了,可把吉利剛心疼壞了。
惜蛋:“看看這個蛋!”吉利剛從冰箱里拿出一個很大的蛋,這是個鴕鳥蛋,朋友送給吉利剛讓他雕刻的,他舍不得用,一直放在冰箱里。吉利剛說:“這個鴕鳥蛋只能用來刻鏤空的,因為鴕鳥蛋的表面有很多類似毛孔之類的小坑坑,不是很光滑。
■下一個目標是在鴯鹋鳥蛋上雕刻
“這個頭像是一代文學巨匠魯迅!很像!這不是明星夢露嗎?”吉利剛的作品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很像,與其說他的作品形似不如說他的作品神似,你看,夢露的眼神里透出來的還是那份性感。
吉利剛說:“蛋雕需要美術功底,我做蛋雕之前,需要把圖案先畫出來,然后再用電鉆打磨背景,背景被磨成白色的,這樣一個圖案就呈現出來了。”吉利剛面前擺著他的蛋雕作品,“這里有明星頭像,如夢露、凱麗等頭像,還有仿名畫蛋雕,上面有仿齊白石的蝦、仿徐悲鴻的奔馬、仿著名油畫《父親》。
蛋雕藝術從整體上說可以分為三個大類,一是鏤空,二是浮雕,三是影像。鏤空蛋雕藝術:是球面空間藝術表現手法,鏤雕展現的內容豐富、有趣,表現力強,令人愛不釋手,有一種玲瓏剔透的感覺。浮雕技法分兩種,一種是直線為主,曲線為輔,稱之為直線造型,另一種是以曲線條為主,以直線條為輔,稱之為曲線造型。影像蛋雕藝術:是在蛋殼表面雕刻,類似于用刀作畫,作者利用蛋殼本身自有的顏色(如紅皮雞蛋、綠皮鴨蛋),通過掌握刻刀力度,運用不同技法,雕刻出立體的圖畫。它與鏤空、浮雕相比,有著更多的表現形式,可以展現出白描、剪紙、版畫、攝影、油畫等多種藝術形式,給人以很強的視覺沖擊力。吉利剛的蛋雕以鏤空和影像蛋雕為主。
據說,鴯鹋鳥的蛋最薄最脆,吉利剛下一步想在鴯鹋鳥蛋上雕刻。(原標題:吉利剛:蛋雕繪出奇妙世界)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燕趙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