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愛可以重來,有多少人可以等待”有多少愛只能以這樣的方式來呈現延續于血脈與靈魂之中,卻又把思念綻放成一個個鮮活的、有生命的印章。每次看到這樣一枚小小的印章鮮紅的印在宣紙之上,我總是無限的歡喜,同時卻又像針猛烈無聲的扎了一下,這鮮紅色瞬間染遍整個時空把我們帶回了13年前。
如果這個世界冥冥之中有著前世今生的話,我想這印章印石13年前就與傅老師結下了一世之緣,這些印石不僅是傅老師的鎮店之寶,也是生命中最絢麗的瑰寶,有呼吸、有脈搏、有生命。他難以忘記兒子生前給他說的話:“爸,我很想學刻章”,為了滿足兒子這最后的心愿,他跑了幾十里的路花了13塊錢買回印床、印石、刻刀。這枚小印章師母從來不敢看,生命已無力再承受那樣焦痛,而老師把沉痛的愛化作力量來面對生活的苦難,并深深的刻在印章上——如絲如語!
還記得當年他曾在閥門廠里當助理工程師期間夫妻和睦、兒女雙全、大女兒聰慧穩重、小兒調皮可愛。生活不算太富裕卻很殷實。可天有不測風云,兒子10歲那年查出了白血病,這突如其來的噩耗讓他們顧不得悲傷傾其所有為兒子看病,眼看著孩子被病魔折磨,情感、金錢都讓人心力憔悴但也要為愛進行到底,最終身負重債也未能留住兒子的性命。然而這一切切幾乎是要了他的命,悲痛交加的他賣掉家里所有的糧食,為了避開兒子離世時環境對師母帶來的傷痛,他毅然決然的做出了將自已的責任田全讓別人種,不留任何退路的決定,踏上了到鄭州尋找工作的征程。
那是一個平淡無奇的日子里,所有的陽光、風兒、云兒都收起了往日微笑,看著一張沉重麻木的臉龐,眼神沒有一點光。難耐沉默了好久拉著師母的手揣著僅有的200元離開了生活了40多年的家。
他把這僅有的200元小心翼翼地放在上衣貼心口的口袋里100,又在褲袋里放了100。雖然車上人多,但他的思緒仍在悲痛和迷茫中徘徊,師母也是一樣坐在他的后排漫無表情,好像整個車箱只有他們兩個人,車箱里發生什么全然不知。
到了車站,他起身下車,突然后面有人喊:“快看看你的口袋吧” !
他趕快把手伸進褲袋,卻只看到自己的手指頭。師母這時從座位上立起來,走到他身邊。大家伙這才意識到他們是兩口子。所有人你一言我一語說著小偷偷錢的情景,后面很多乘客都看到了行竊過程,可師母坐在后渾然不知一臉的迷茫!
“你看到了,咋不說一聲?”一個乘客對師母說。
“就是!”另一個乘客接著說。
“哎呀,看著賊偷恁家里人的錢,都不吭聲!”另一個乘客又說。
……
大家七嘴八舌,指責著師母。
“既然你們都看見了,怎么沒一個人吭聲啊?”傅老師反問,“算了算了, 不還有100塊嘛!”扯著師母離開了大家的視線。
人生就是這樣 ,很多事情的發展就是這么無情。也許“天要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曾益其所不能也”。也許這就是一場意想不到苦難的開始,苦難對于46歲年齡的人來講算是一種巨大的考驗, 傅老師就是這樣一個對生活不放棄并一直努力的人。在親戚的幫助下他們夫妻進了一個政府單位做后勤,察言觀色,端茶倒水,抹桌托地,一個月兩人一共750塊錢,日子雖然苦些,但也慢慢消減了心里頭的悲痛,(同時對生活有了新希望),日子碌碌無為他不甘心!苦思冥想他決定在親戚的資助下在淮河路古玩城開了一家書畫店,可是在實際經營過程中并不像起初想的那么簡單,怎么辦?是繼續撐下去?還是就此放棄?不,不能放棄!心里真是萬般的無奈。也許是兒子的祈佑,晚上做了夢竟又夢到兒子在離開人世前在刻章,早上醒來,在渾渾噩噩中還在想刻章的事,而且嘴里就不停的說:刻章!刻章!刻章!刻章!……篆刻生涯就從此開始。“玩刀弄石,方寸之間追求藝術實現夢想當是畢生之夙愿”。
然而通向夢想的路總是坎坷,篆刻對傅老師來說是個新行業,但已下定決心走篆刻這條路,他將從家里帶來兒子用過的印床、刻刀當做工具,同時又適當購置些篆刻書籍和印石,自己開始琢磨、臨刻,當時他給自己定的任務是每天不能少于20個字(朱文),說起來這20個字寫起來容易,可真在印石上刻出20個字是何等的不易呀!他每天都是夜半到深夜,功夫不負有心人,不久便能刻出很漂亮的印章。印章是刻出來了,可怎么能把它變成錢?賣給誰?去哪賣?怎么賣?他跟師娘商量著,思考著。最后師娘說,“這個事還是由我去干吧! ”
兩口辭去了原先的工作,在親戚的幫助下,住著親戚家的房子,由師娘肩負起了最重要的環節——銷售,她放下自己驕傲與面子,一輛自行車,一個包袱便是師娘銷售的開始。早上騎車出去,曾到省老干部活動中心、市老干部活動中心、升達藝術館、群眾藝術館、淮河路古玩城跳蚤市場。到哪里就把刻好的章一枚枚擺出來。師娘是下了功夫的,篆字難識,但她都認識,幾乎還能講出幾個故事來。這樣傅老師就能安心坐下來,安心研究章的字法、章法和刻法。可是中午一到,傅老師的心便不能再靜。他算一下一晌賣出去5枚,5元一枚,是25元,一天賣10枚就是50元。那這樣一天的生活便有了著落,一切都有了希望。所以晌午時他必出去接師母。可真正讓他用了心的是師母,他不放心她,他得接她回來吃飯,因為在他心里她是最懂他的人,他感激她!
有時,碰到書法展覽,師母會騎著車攆他們,人民大會堂,博物館,博物院,都留下了師母的足跡,記得一次展覽會上,師母那一天共賣了450元!對于那些貧苦日子而言可是天大的喜事。看著那450元,他們反復數了好多遍,流下了喜悅的淚水,兩顆心緊緊的守在一起像嚴寒中的臘梅——紅艷艷的溫暖!
就這樣,一天挨過一天,一天盼著一天兩顆溫暖的心把生活跳動得有了希望。
一輛自行車,一個包袱,風吹日曬春去冬來歲月華載。 其中難奈與辛酸自然是不言而喻,在這其間他們還承擔照顧師母雙親的重任,傅老師到現在都很感恩妻子在困難的時候同舟共濟,而且師母的成功銷售帶來的經濟來源,為以后的事業打下了基礎。“夫妻齊心,齊力斷金”。生活的意志往往就能改變人生的軌跡,而這種生活的意志又來源于:“愛” 。
終于在2007年北環古玩市場開了家新店。傅老師又拜師“學甲骨、習金文,臨漢隸,摹秦篆,研魏碑,習蘭亭,師書 譜,尚前賢,書追二王,印宗秦漢”。新店開業生意興隆蒸蒸日上,2013年又在經五路紅旗路開了分店。多少年困苦到白頭,終見紅日灑滿江樓!
傅老師如今名利雙收,但為人謙和低調,他常說的一句話是:咱就是個農民!但能聽出來他言語里的滄桑和飽滿堅毅的力量,生命所承載的熱情還有與時俱進的風彩,他字跡灑脫熠熠生輝,他篆刻生動、飽滿,透著對生命的珍惜情懷!對愛子的思念,對愛人的感恩,激勵著他前行。我想能承受起這份愛的只有印章和印石,這樣的奇珍異寶才撐得起這樣偉大的父愛,父子之情,愛人之情,一生何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