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瀏覽信息

方寸千言 精妙絕藝——“微書大師”崔忠慶其人其書

2013/6/18 11:52:18 點擊數: 【字體: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誰也不會相信:在一個拳頭大小的葫蘆上能把一篇千字文用毛筆寫在上面。最讓人驚奇的是,66萬字的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也讓這雙巧手搬上長120米、寬0.24米的宣紙,雖然每個字只有2毫米見方,但金鉤鐵畫,筆筆精到,令觀賞者贊嘆不已。這些精妙藝術佳作出自于“微書大師”崔忠慶之手。
   
    崔忠慶,杞縣人,現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他從小便鐘情于書法藝術,-向注重并善于對前人書法理論的學習和鉆研,天天堅持讀帖、臨帖、背帖。他認為,書法理論是指導書法實踐的靈魂,促進書法創新的命脈,惟有把書法理論吃深鉆透,并在書法實踐中加以靈活巧妙的運用,方能使書法具有強勁的生命力,不斷開出鮮艷之花,結出燦爛之果。 
    
    從1986年起,崔忠慶潛心從事微書的創作與研究,立志要在微書藝術領域闖出一片新天地。所謂微書,就是脫胎于中國書法中的蠅頭小楷,而比小楷更為精細小巧。一般微書是2毫米大小。微書雖那么微小,卻十分講求筆法、藏鋒、結構,書寫難度很大。崔忠慶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也沒有師傅可以請教,一切都靠自己的摸索。每天,他伏在桌案上一寫就是五六個鐘頭。這樣的鍛煉和摸索,讓崔忠慶的微書技藝日益精進。
   
    談起微書藝術,崔忠慶說,微書之難在其微,妙哉微中能巧,貴在體小而量大。微書比一般書法技術要求高得多,握筆、運筆,指掌、大小間關節的配合,多在毫米之間,只有通過毛筆尖來完成。由于其字型那么小,寫的時候手必須穩之又穩,雙眼要目不轉睛、專注紙面。手只要一抖動,一個字可能就成為一個墨點,而一個字寫失敗了,就意味著全篇作品的失敗,之前寫的所有字就前功盡棄。因此說,寫微書是心、手、眼三者完美結合的絕活兒。微書要的就是這種扎實過硬的功夫,要的就是精力與時間。“十年面壁總成佛”, 崔忠慶的微書藝術在中原書法界引起矚目。
  
    1996年夏天,他受書法界同仁在雞蛋上書寫詩篇和葫蘆上烙畫的啟發,開始嘗試將精美的微書書法書寫在葫蘆上?稍趯懙倪^程中,葫蘆來回轉動容易把字跡弄得模模糊糊,常常影響書寫效果。一遍不行,就再來一遍,經過數百次的嘗試,崔忠慶終于練就了一手過硬的微書創作技術。在一個有拳頭大小的葫蘆上,他把《出師表》、《岳陽樓記》、《千字文》、《弟子規》、《蘭亭序》、《桃花源記》、《孫子兵法》等名篇,用微書的形式完整的寫上去,給農村常見的普普通通的葫蘆賦予藝術靈魂。在他眼里,葫蘆微書不單單是一件精美的工藝品,更重要的是它彰顯出了民族文化的魅力,F在,他不但將精美的微書書法書寫在葫蘆上,而且還書寫在扇面上、冊頁上、長卷上。
  
    20多年的微書生涯中,崔忠慶創作微書作品3000余幅,真可謂“面壁三千日,蠅頭百萬字”。 然而,最令崔忠慶滿意的還是那幅長卷《三國演義》。歷時兩年多,寫禿100多支毛筆,這幅作品凝結了他太多的心血,也寫滿了他對微書藝術的執著與喜愛,“那段時間,不論酷暑嚴寒,每天都堅持書寫900至1000字。”回想起那分艱辛,崔忠慶依然記得。他緩緩地打開了《三國演義》的微書長卷,近看,字字用筆剛勁峻拔,筆畫方潤整齊,結體開朗爽健,古樸中見韻味,細微處顯功夫,毫厘之間筆跡分明;遠觀,長長的宣紙上如飄動著一段輕柔紗縵,浮現起伏一片朦朧黑色,精妙之中又見磅礴!
   
    崔忠慶的微書作品,毫厘之微,方寸千言,字字珠璣,精妙巧致,匠心獨具,筆跡分明,實為一絕。作品中最大限度地發揮了毛筆書法的特征:筆力深厚,線條豐滿,遒勁灑脫,轉鋒骨斷筋連,結字方圓兼顧,開合自如、不失法度。一位行家品評他的作品說:“字雖小,但筆筆送到,通篇精氣神十足。”
   
    古語云:“王道本無近功。”項穆認為,成就一個書家,“非四十載不能成也。”崔忠慶以扎實的功底和精湛的技藝,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和河南省書法家協會吸收為會員,榮獲“河南省民間工藝美術大師”和“河南省高級民間藝術師”稱號,他的名字也被錄入《中國書畫家大辭典》、《中國藝術家名人錄》、《中國工藝美術家大辭典》等書,其作品頻頻獲得第一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入圍獎、中國民間工藝美術書法大賽一等獎、河南省第三屆民間工藝一等獎、河南省第四屆民間工藝金獎、河南省首屆“曙光杯”殘疾人書畫大賽二等獎、河南省第二屆“曙光杯”殘疾人書畫大賽二等獎等等。以上這些是對崔忠慶其人、其藝的肯定。
   
    河南省書協副主席云平看過崔忠慶的微書作品后贊曰:“先生字跡秀逸,精妙之微書絕藝更令人驚異。”他的微書作品被中國記協原國內部主任阮觀榮、人民日報社原群工部主任李有存、毛澤東特型演員商瑞清、鄧小平特型演員江世龍等知名人士和海內外書法藝術愛好者收藏,一些精品還被毛主席紀念堂、河南博物院等多家機構收藏。 
   
     而今,崔忠慶雖年近七旬,但他依然天天伏案苦練,創作不倦,希望能舉辦一次個人微書書法藝術作品展。他說,現在國家提出要搶救瀕臨滅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就微書現在的狀況,應該得到搶救和保護。否則,這門書法藝術很可能后繼無人。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要把微書這門書法藝術發揚光大。作者:朱廣志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翰墨書畫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