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看到有綠色的剪紙,來自河南開封的胡寶國解釋說,那是因為穆斯林喜歡綠色。原來,胡寶國本人就是回族。“我把阿拉伯文字加在蝴蝶的花斑上,有真主的名字,有美好的言語。這些剪紙很少出售,大部分都送出去了。真正的穆斯林一般是給一點錢就賣。我這次出來的時候,阿訇的學生畢業,我剪了20幅作品,配上鏡框,只收了每個30元的成本費。那些念經的學生很苦。”
胡寶國一邊給記者講解長40米的《百菊圖》,一邊講起從藝的經歷。那是1964年,上小學的胡寶國跟隨穆斯林師傅習武。師傅怕徒弟們出去鬧事,便要求每個人要學一樣“磨性子”的愛好。“有人納鞋底子,有人繡花,而我喜歡剪紙。我開始喜歡剪喜字,后來不滿足,看到什么剪什么,看到蝴蝶剪蝴蝶。十幾歲的時候,一個人在家剪啊剪,也不出門。當時父母并不贊成,把剪紙燒了好幾次,不理解我。” 1997年香港回歸,胡寶國剪了1997只蝴蝶辦展覽。后來申報基尼斯紀錄,公證處派人來查,有將近1.4萬只,最終報了1萬只無雷同。現在的胡寶國在國內外有十幾個徒弟,其中一半是穆斯林。“我剪的蝴蝶不重樣。我給自己定的標準是:不剪夠1萬只不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