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溝村剪紙協會顧問任志廷向記者介紹剪紙文化
南溝村民們邊唱歌邊剪紙
南溝村委大院內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剪紙
中新河南網陜縣9月17日電 (王秋蘭) 在三門峽陜縣有一個遠近聞名的剪紙村——南溝村,該村剪紙質樸大方,造型獨特。16日,記者隨著歡樂中原群眾文化活動采訪團來到該村委會大院,十幾個村民們一邊唱剪紙歌,一邊用小剪刀剪紙,院內擺滿了樣式獨特的剪紙,黑色和紅色的剪紙相互交織在一起,讓采訪團立刻感受到南溝村濃厚的剪紙文化和藝術氛圍。
“喜事布黑花,淵于夏文化”。南溝人的剪紙獨具中原農耕文化特色,剪紙文化最初源于夏朝,任氏族譜有記載,喜慶場合下的黑色剪紙全國罕見是認為黑色雄壯、莊重,且黑色不易褪色,經久耐用,易于保存。
該村紙協會顧問任志廷說,這些剪紙畫看似簡單,但是真正操作起來還是要花費很多時間的。即使是技術比較熟練,但是從構思、設計然后到裝裱也至少得5天時間。“購文化禮品,作天下文章。送文化禮品,是一種時尚。”深刻的表達了他和南溝村民對剪紙生活的熱愛,現在的南溝村民們不僅把剪紙作為一種藝術,而是作為一種時尚展示在大家的眼前。
據了解,這些剪紙不僅銷往在陜縣、三門峽及其他各省市,而且還遠銷美國。為了擴大剪紙的規模,陜縣縣委組織部和宣傳部給該村委撥款15.8萬元,用于該村委建筑改造,把其中的一層作為剪紙展覽室,讓客商可以方便的看到所有村民的剪紙,為本村的銷售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發展平臺。
為了把剪紙行業做大、做強,目前南溝村已經成立了一個經紀公司,成為該村剪紙銷售的一個重要隊伍。
2006年來,南溝村的剪紙發生了很大變化,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剪紙村,整個村剪紙年收入可達二三百萬元,河南省領導及市領導方面對此也非常重視,樣式獨特且富有文化藝術的剪紙,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評。
南溝村座落在山腳下,黃河之南的陜源之上,距三門峽市區10公里,現有村民621戶,2530人,有360多人從事剪紙。同時也是中國地炕院文化之鄉的的組成村莊之一。除剪紙外,南溝村的文化還有木刻工藝、畫神仙畫像等藝術。特別是近一年來,南溝人注重傳承,勇于創新,以剪紙為藝術為龍頭的產業,帶動多項文化產業全面發展,現已成為聞名的的特色文化產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