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神仙勝似仙——記陳德榮的退休生活
2013/8/1 10:53:30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人生似一條長河,越流越寬廣。
——題記
初次見到陳德榮,是在一個雨過初晴的上午。
從車窗中遠遠的望去,那是怎樣的一位老人呢?
他面帶著笑容,眼神很慈睦,略有發福卻是精神矍鑠。
。。。。。。
因為光線的原因,陳德榮把工作室布在了陽臺上,一天的大多數時間都耗在了這里。簡單的一方木桌上留下了歲月的痕跡,斑駁的桌面似在訴說著故事里的回憶。一面墻上擺放著剪紙和書畫用的工具,整齊、干凈的分門別類。一旁的幾案上堆摞著整齊有序的資料……可以看出這位老人簡單而有內涵的生活。
陳德榮在民間剪紙界很有名氣。2002年,作品入選海峽兩岸四地團圓藝術展覽。2003年在第五屆中國(黑龍江)剪紙藝術節全國剪紙展覽上,作品《舞蹈》獲得金獎,并獲“中國剪紙德藝雙馨獎”,參賽作品入刊《中國剪紙選集》,其中一幅《荷塘小景》刊載于2003年第11期《美術》月刊上。
陳德榮是一個善于鉆研的人,這一點不僅體現在對剪紙藝術的追求上,還體現在其他的興趣愛好上。因大學選修的是美術課程,這不僅奠定了陳德榮的美術功底,同時也增加了其自身的美術素養。在閑暇時,陳德榮會禁不住拿起畫筆抒發一下自己的情懷,我們從他的家人口中得知,陳德榮臨摹的一幅著名的山水畫,畫的形神兼備,真偽難辨。可是,這幅畫已被帶回了溫州,此次無緣與畫作相見,略感遺憾!
陳德榮還有一絕活,就是修復古董。他像我們展示了一些修復好的古董,叫我們這些外行人很難看出個所以然來。陳老師在鄭州古玩城一帶已很有名氣,很多人都來向他請教修復古董的技術。陳德榮對硯臺雕刻也頗有研究,他給我們展示的一方硯臺,就是不久前剛剛完成的,其造型簡潔大方,拙樸自然。
“埋頭作功課,不覺又一天”。 兒時的一首詩歌至今讓陳德榮記憶猶新。曾經,他以詩會友,賞析詩詞,談古論今。十一歲上私塾時,他和同學就經常寫五言和七言的詩。后來,他還專門將當時寫的詩抄錄收集,并冠名《新詩集》。其中有一首詩就是:“風吹柳巷煙,日落白云邊。埋頭作功課,不覺又一天”。我們從中可以讀到他兒時悠閑自得、無憂無慮的愉快心情和刻苦努力的求學精神。陳德榮曾去青云梯等各地游玩,之后憑著對當時的記憶寫了一首《記舊游》:爛漫杜鵑峰壑艷,青云梯險可登天。仙人床上躺一躺,不是神仙勝似仙。這首詩記錄了陳德榮游玩時所見峻峭美景和以及他當時的豁達心境,而這種心境是難能可貴的。如今又有多少人能夠體會到“不是神仙勝似仙”的超然呢?
樂觀,開朗,積極,鉆研,這或許就是陳德榮的性格;喜歡什么,鉆研什么,鉆研什么,成就什么,這或許就是陳德容榮退休生活的真實寫照。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201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