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今年"中印友好年"指定的文化交流重頭戲,重走"玄奘之路"受中印兩國政府高度關注,并由兩國主流媒體全程跟蹤報道。整個行程以洛陽玄奘故里尋根為前奏,"送經"隊伍將從西安沿著歷史上玄奘西行取經的路線行進至印度,并展開一系列的歷史、文化考察和紀念與交流活動,最終以印度玄奘紀念堂落成為結束。在隊伍抵印當天,國家領導人也將赴印做兩國間高層訪問。整個活動以中印雙方對歷史文化的共同追尋,推動兩國當今的文化交流與國邦友誼。
本次活動所紀念的玄奘是中國唐朝的著名佛學大師、翻譯家與文化交流使者,人們對他的印象多來自于古典小說《西游記》中的唐僧形象。而據活動組織者介紹,玄奘本人與虛構的唐僧其實有很大差異,但這個人物的一生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傳奇。歷史上的玄奘不顧通緝,西行求法,九死一生;抵達印度后游學名寺,聲震各國,最后被唐太宗以國禮迎回長安;又潛心譯經,留下一千三百多卷佛經譯本,其譯作廣泛傳布東亞及東南亞各國,為佛教在東方的興盛和亞洲各國的文化共同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玄奘西行"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光輝的一筆,玄奘取經、譯經的行為也體現了中華民族追求真理、海納百川的思想光芒。本次重走"玄奘之路"活動其實也是對歷史民族精神的一次傳播與彰顯,期望以追憶、再現圣賢偉大人格的方式,為現代中國的文化復興注入一種精神動力。
整個活動將歷時30余天,于11月18日抵達取經終點站印度那爛陀寺。在洛陽站紀念活動之后,全部隊員將飛抵玄奘西行的出發地西安,于15日真正踏上"西天送經"之路。
背景資料:
"玄奘之路"活動簡介
"玄奘之路"--中央電視臺為"2006中印友好年"特別奉獻的跨年度、跨國界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動。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以集體的陣容重走玄奘西行路線,活動旨在探索與發現玄奘精神之于今日世界的價值所在,推動中印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友誼。【原標題:尋根玄奘故里 西天送經為中印文化交流增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