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已是深秋季節,但來嵩陽書院的游客,依然絡繹不絕。
來自福建漳州的詹先生,一進入嵩陽書院,便被那保持著清代風格的龐大建筑群所吸引。穿過古色古香的“高山仰止”牌樓時,詹先生和眾多的游客一樣,心中懷有敬畏之情。
唐弘道元年,高宗李治游嵩山時,閉為行宮,名曰“奉天宮”。五代周時,改為太乙書院。北宋景佑二年,宋仁宗親賜匾額更名“嵩陽書院”,沿襲至今,未有改變。
遙想北宋之后,文風大盛,著名學者范仲淹、司馬光以及理學的奠基人程顥、程頤、朱熹先后在這里著書立說、執教授藝,傳播理學思想。司馬光的巨著《資治通鑒》中的一部分,就是在嵩陽書院寫就的。
據記載,先后在嵩陽書院講學的有呂蒙正、滕子京、楊時、李綱、范純仁等名家二十四人,使嵩陽書院名噪一時。它與湖南長沙的岳麓書院,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河南商丘的睢陽書院,并稱我國古代的四大書院。
悠長的讀書聲雖然早已遠去,但名儒大家講學的遺跡尚存。
現存的上百間殿堂廊房中,首為先師祠,供奉與書院有關的先師先賢,其后為講堂,講堂后為道統祠,最后是藏書樓,西偏院有清代教學考場等部分建筑,院內廊房墻壁上鑲嵌有歷代文人留下的墨寶。●大唐碑為鎮院之寶
這里成為嵩陽書院前,已經留下了一些歷史遺跡。
嵩陽書院的將軍柏,是中國現存的最早古柏。據傳,西漢元封元年,漢武帝游覽于此時,將三株高大茂盛的古柏分別封為“大將軍”、“二將軍”、“三將軍”,現在還成活的只有“大將軍”和“二將軍”兩株。特別是高約30米的“二將軍”,雖樹皮剝落,但生機盎然。
書院門口,有一座高九米的唐碑。導游說,這是河南省現存最大的碑刻,堪稱“碑王”,也是嵩陽書院的鎮院之寶。
此碑系唐玄宗天寶三年刻立,內容是嵩陽觀道士孫太沖為唐玄宗李隆基煉丹治病的過程。此碑由李林甫撰文,唐代大書法家徐浩用八分古隸楷書書寫。
書院內還有北宋黃庭堅的《詩碑》及《漢封將軍柏圖碑》等50余通,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北宋神宗熙寧、元豐年間,宋代大儒程頤、程顥在嵩陽書院講學十余年。
書院里有一座泮池橋,當年很多學子考取功名前都會來這里,圍著橋繞三圈,然后站在橋上面對嵩山許愿。
●藏書樓里書香不絕
嵩陽書院藏書多達2000余冊,現藏有古書8部57冊以及部分珍貴刻版。
這座紅色的二層閣樓,就是藏書樓。看著一冊冊線裝的黃色古書,讓人思緒頓生。
今年暑假期間,河南大學文學院組成的調研小組對嵩山書院進行了考察。調研小組認為,嵩陽書院曾多次受到皇帝賜書。
北宋初年,宋太宗趙匡義于至道元年向書院頒賜印本九經書疏作為教材。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又向太乙書院贈九經、子、史之類書籍。康熙二十三年,藏書樓建成后,全國各地紛紛捐贈書籍。
嵩陽書院自己刊刻著錄的書籍也多達千余冊。現存藏書樓內的《二程粹言》、《中州道學編》、《四書近指》等書,均為嵩陽書院自己刊刻,此類書籍的扉頁下方標有“嵩陽書院校梓”字樣。
嵩陽書院對所刊刻書籍的篩選很嚴格,主要集中于教材、閱讀參考書、師生文集匯編以及講學大師的著作等,此舉推動了書院的著書活動。
嵩陽書院以注重學生的品行修養而著稱,堅持以理學授徒,四方求學者不遠萬里,慕名而來。清康熙辛卯年,河南省在開封選拔舉人,按名額每縣不足一人,嵩陽書院就獨中五人。
●書院為“國保”單位
這是嵩山書院的發展脈絡,也是歷經興衰的印證。
宋代是重文輕武,進士備受榮耀的歲月,書院興盛。到清代光緒前,書院達興盛巔峰,但隨著科舉窮途末路,嵩陽書院停辦。
宋仁宗下令西京官員重修書院,并賜名“嵩陽書院”,時任縣太守王曾奏準設院長掌管校務,宋仁宗還賜“學田”一頃。
那時,嵩山地區成為儒家學派活動的重要地區,北宋時的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蔡京等歷代的大書法家,都在嵩山留有墨寶。
到了金、元至明代中期,嵩陽書院講學活動處于低潮。明朝初葉,政府發展官學,重視科舉,四次禁毀書院。直到明成化年間,嵩陽書院才又逐漸興起。嘉靖年間,登封知縣侯泰在舊址復建書院,并建二程子祠。
不料,剛剛中興的嵩陽書院又遭明末兵亂,再次遭劫。
清康熙十六年,登封明儒耿介,以病辭歸,致力興學而擴建學舍。自康熙十六年至康熙二十八年,建造先師殿、三賢祠、觀善堂、輔仁居等。
至此,歷經元、明、清各代重修增建,嵩陽書院有學田1750多畝,生徒達數百人。清末,廢除科舉制度,書院遂改為高等小學堂。
新中國成立后,嵩陽書院先后被登封縣委黨校、登封縣初級師范學校占用。2001年,嵩陽書院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登封市投資360多萬元,對書院進行了修復。2004年,嵩陽書院成為國家4A級景區。
●公開招聘名師大儒
傳統書院在近代漸趨衰落后,歷經近百年的沉寂,又悄然興起。
從上世紀80年代梁漱溟、馮友蘭、季羨林等當代著名學者發起成立中國文化書院起,相繼又出現了萬松蒲書院、北洋書院、白鹿書院等。在這種背景下,鄭州大學嵩陽書院于2009年9月2日在鄭大新校區掛牌成立。
當年,鄭大在錄取新生中調劑了100名相關專業學生,開設國學專業。目前,嵩陽書院已有全日制本科生、本碩連讀學生2009級、2010級、2011級三個年級210余人。
今年,鄭大與河大首次面向省內考生“試水”自主招生,選拔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潛質和專業特長的優秀學生。其中,鄭州大學嵩陽書院招收20人,本碩連讀6年。
作為鄭大的二級學院,在師資方面,鄭州大學嵩陽書院除了依托鄭州大學文學院、歷史學院等五大學院之外,還在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公開招聘名師大儒。
10月20日,鄭州大學嵩陽書院首批本科生導師聘任儀式舉行,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李幫儒受聘后,開始為學生講讀《中國儒學史》等課程。
據了解,文科院系中全面推行本科生導師制,在河南省高等教育中尚屬首次。
鄭州大學副校長、嵩陽書院院長宋毛平說,建成后的嵩陽書院將融教學、文化和旅游為一體。力爭通過5到10年的建設,將其打造成為國內知名,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力的國學人才培養基地和學術研究的創新基地。【原標題:嵩陽書院再續國學前緣】
位于登封的嵩陽書院游人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