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古戰場系列之虎牢關(下)

2013/7/11 18:15:09 點擊數: 【字體:


    戰爭頻繁讓它名聲大震

    一提起虎牢關,在人們頭腦中首先閃現的就是亮閃閃的兵器和那車輪滾滾的戰車。在和虎牢關有關的眾多戰爭故事中,有的有歷史確切的記載,有的卻是人們演繹或只在小說中出現。

    但無論戰爭故事是真是假,這些故事都寄托了一代代虎牢關人向往和平、向往正義的情感。

  投西歧,黃飛虎大戰汜水關

  和虎牢關有關的戰爭,在當地百姓中流傳的故事中,最早的是黃飛虎闖關,由于這個故事的來源和《封神演義》有關,所以整個故事便充滿了神話色彩。

  歷史上,商朝的第一個開國皇帝成湯勵精圖治,身后留下許多如“桑林禱雨”等動人的故事。他曾對大臣伊尹說過:“人往水中看,可以照見自己的形象;而看人民的態度和傾向,則可知自己治理國家的好壞”。就是這么一位受人尊重的明君,怎么也不會想到,當他的王位傳到紂王時,人民的態度卻發生了根本的轉變。商紂王不思治國,整日縱情于聲色、女色,還廣設酷刑,殘害忠良,遂致中原大地怨聲載道,民不聊生。就是在這么一個背景下,《封神演義》給我們講述了一個令人感憤的故事。

  商朝時期的黃家,自成湯王始,世代為國沖鋒陷陣,立下汗馬功勞。到紂王時期,仍是力保殷商。令人氣憤的是,即使對這么忠心耿耿的股肱之臣,荒淫的商紂王也沒放過。他先是凌辱黃飛虎妻賈氏,賈氏為保清白被迫自盡;接著又把上殿找他理論的黃飛虎之妹(為商紂王妃)推墜樓下而死。突聞家中遭此變故,正在為商紂王服役的黃飛虎內心如焚,悲憤交加。其部下黃明、周紀等也個個義憤填膺。他們清醒的意識到黃飛虎眼下如涸澤之魚,朝不保夕。于是力勸他投奔西歧以為全身避禍之計。情急之中,黃飛虎一狠心聽從眾議,率家小離開朝歌,直奔西歧而去。一路上,黃飛虎與部下各顯神勇,連闖四關。到汜水關時,已是最后一道通往西歧的關卡。

  黃飛虎一行尚未到達關前,早有探馬報知守關者韓榮、余化。雙方見面后話不投機,旋即展開一場惡戰。論武功,余化根本不是黃飛虎的對手,怎奈他擅使妖術,反將黃飛虎一行人擒住。正在這危急時刻,哪吒現身,鼎力相助黃家父子大戰韓榮、余化于汜水關下,正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最終將其徹底打敗。哪吒護送黃飛虎一行出關而別。

  關于黃飛虎闖汜關的故事,更多的是出現在小說里和戲劇舞臺上,深為百姓喜愛。而當地的老百姓是寧愿信其有的。畢竟,他們祖祖輩輩生活在這片熱土上,他們熱愛這片土地,也熱愛與這片土地相關的故事。因為故事里正義最終戰勝了邪惡,故事里寄予著他們的愛恨、他們的苦淚歡笑,也寄予著他們內心美好的希翼。

  戰呂布,劉關張虎牢關前顯威名

  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董卓獨攬朝政,關東各州郡牧守、軍事集團結成聯軍,推舉袁紹為盟主,挺進虎牢關,討伐董卓。董卓麾下華雄威武驍勇,先把孫堅打敗,接著又連斬祖茂、俞涉、潘風三位大將。聯軍大驚。此時關云長挺身而出,溫酒斬華雄,傳為千古傳話。

  董卓聞聽華雄被殺,大怒,即派呂布率5萬大軍奔赴虎牢關而來。只見那呂布跨下赤兔馬飛走如風,手中畫戟使的神出鬼沒,他殺退方悅,又刺傷武安國,眼看著又要刺傷公孫瓚。危急時刻,張飛大吼一聲跳將出來,手舞蛇矛槍直取呂布,兩人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關羽見狀,揮動青龍偃月刀,也殺入陣內,又戰了30回合,仍不能戰下呂布;這時劉玄德擎雙股劍急來助戰。“這三個人圍住呂布,一場撕殺”。雙方正殺的難分難解,張飛突然一撤身,丈八蛇矛直取呂布咽喉,呂布伏鞍低頭,躲過矛頭,卻不料束法紫金冠被挑落汜水河中。他失魂落魄,倉皇敗逃。

  直到今天,據說每當星滿晴空,當地人常見到汜水河上有熊熊火苗,熠熠發光。而發光處正在呂布頭盔落水處,人們傳說那紅光乃藍纓寶光的再現。

  以上所述故事,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詳,它是集《三國演義》和當地民間傳說為一體的版本。事實上,東漢末年“諸侯聯軍討伐董卓”這一情節是于史有據的。并且,《三國志·蜀書〉中也明確記載劉備參與了這次活動:“會靈帝崩,天下大亂,備亦起軍從討董卓”,然劉關張在這次討伐活動中的表現,史書中均未提及。是否因為劉關張當時地位卑微,僅僅是追隨他人參與討伐董卓呢?

  不過,有趣的是,在宋元以來的通俗文藝里,如元代的《三國志平話》和元雜劇《虎牢關三戰呂布》均把劉關張塑造成戰功卓著、最引人注目的英雄;并且在明代以后的詠虎牢關詩篇中,出現了泳“三義廟”的篇章。從這些事實可以看出,宋元以來,劉關張已經成了人們心中的英雄,對他們進行吟詠、傳說,在當時已成為一種社會風尚。由此也可以推導出羅貫中正是吸納了這一思路,在結合史實的基礎上,虛構了一些如“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等故事情節,將劉關張塑造成從此名揚天下的英雄。

  然而,不論史實也好,傳說也罷,這些在今天看來已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老百姓心中都有一桿秤,他們把最美好的情感、最真摯的尊崇都獻給了“兄弟姓三,骨肉體一”的英雄。無怪乎明代著名的“后七子”詩人李攀龍在虎牢關拜遏三義廟時發出的慨嘆:“曹 用盡圖王策,萬古人心只重劉”。

  納良言,李世民虎牢關前建功勛

  唐朝初年,秦王李世民為統一天下,率兵包圍洛陽,攻打當時最大的割據勢力者王世充。接到王世充的求援信,竇建德乃由山東率大軍30萬救援王世充,竇軍來勢兇猛,一舉攻下管州、滎陽、陽翟,同時水陸并進,直抵成皋東原。

  李世民急忙召集部下商議對敵之策。多數將領認為竇軍勇猛,唐軍未必能抵擋住,主張退兵。這時只有薛收和郭孝恪主戰。李世民敏銳的覺察到了占據戰略要地的至關重要,于是他決定采納薛、郭二人意見,果斷地說:“現在王世充兵疲食盡,上下離心,不必立攻,可以坐克。建德新破孟海公,將驕卒墮,我據武牢,扼其咽喉,他若冒險來戰,我很容易就可以擒住他,他若狐疑不戰一日之內,王世充就自行滅亡,等洛陽城破,我兵強氣盛,一舉兩克,在此一戰。我軍若不東進,待賊如武牢,必不能守,兩賊合力,其勢必強,那就無隙可乘了,我計已決。”說罷乃親率3000雄兵進占戰略要地虎牢關,阻擋竇建德西進。

  唐武德四年(621年)五月二日,雙方在武牢進行決戰。竇建德命令全軍出動,從板諸到?谟鴶[開陣勢,北臨黃河,西連汜水,雀山,連綿20余里,李世民用李密之計,決定以逸待勞,他對眾將說:“我們按兵不動,他們勇氣自衰,時間一長,士卒饑餓,自然撤軍,那時我們追擊,一戰可勝。和大家約定,過午破敵。”

  果然,中午時分,竇軍士卒饑餓疲倦,紛紛坐在地上休息、喝水,這時李世民派兵探知竇兵無意戰斗,乃說:“可以打了!”于是自率輕騎先行,大軍后繼,東渡汜水河,直逼敵營而來,竇軍還沒有明白過來,唐大軍已到,加上疲餓交加,不多時便陣勢大亂。李世民率程咬金,秦叔寶等卷旗殺入敵軍背后,展開唐軍大旗,高插山頂。建德將士見唐軍已占中營,無心戀戰,大潰奔逃。唐軍趁勢追趕30余里,殺死3000多人,生擒竇建德于牛口峪,俘獲敵軍10萬多人。

  武牢大捷不久,王世充出城投降。

  武牢之戰,是唐初統一天下的關鍵之戰。這次決戰,李世民一箭雙雕,為唐朝的統一掃清了障礙。

  如今,當年唐太宗李世民為紀念武牢之戰的英烈所修建的等慈寺,已毀于日軍侵華戰火。記載這次決戰的《大唐皇帝等慈寺之碑》和《大唐記功訟碑》,也僅留殘塊保存于鄭州市博物館。歷史已成云煙,留下的是人們心中的懷念,是后世之人墨客憑吊,懷古時所發的感嘆:“可知閱歷滄桑久,多少豐碑沒野蒿”。(張錫磊   陳平生)【原標題·:古戰場系列之虎牢關(下)】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鄭州晚報 2004-08-05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古戰場遺址之二——虎牢關古戰場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