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93年就轟動了全世界、被譽為繼秦始皇兵馬俑之后的“世界第九大奇跡”的河南西峽恐龍蛋化石群保護開發研究工作目前陷入暫時停頓的狀態。
2003年7月1日,西峽縣宣布動工興建具有白堊紀史前色彩的地質公園,神秘的恐龍蛋化石群和奇特的地質狀況將很快展示給世人。可是,日前記者到建設中的西峽恐龍蛋化石群展館采訪,卻發現這里于今年2月已被迫“暫時停工”,停工的原因主要是恐龍蛋化石群發掘中遇到了難以解決的技術難題。
剛揭“蓋頭” 又來憂愁
“不足10平方米的洞穴就有300多枚恐龍蛋!”4月26日,西峽伏牛山國家地質公園建設指揮部辦公室的李國旺同志,帶領記者進入建設中的西峽恐龍蛋化石群展館一號展棚的地下展館。2003年7月1日動工興建的一號展棚位于西峽縣丹水鎮三里廟村的一個小山包上,是西峽恐龍蛋化石群最具典型的出土地之一。
打開緊鎖的洞門,記者低頭進入地下展館。說是地下展館,其實更像“地道”。“地道”高2米,彎曲著有數十米深。而與“地道”不同的是,頭頂的巖層里倒懸著一枚枚黑褐色的恐龍蛋化石。而洞穴的巖壁上,則是一道白一道黃的巖層和土壤。
李國旺告訴記者,西峽恐龍蛋化石群展館一號展棚發掘出恐龍蛋化石群之后,中國地質博物館和河南省地質科學研究所的專家紛紛前來參觀考察。專家評價,在不到10平方米的洞穴中就發掘出300多枚恐龍蛋化石,數量如此之多、分布如此之密集的恐龍蛋化石以原始的狀態展現出來,舉世罕見!專家們還說,巖壁上所反映的,則是埋藏恐龍蛋化石群的地質剖面,它反映出了整個恐龍時代的古氣候古地理環境,是難得的“地球檔案”!
隨后,專家們又提出了如何保證施工的安全、如何保護好恐龍蛋等一系列問題。西峽縣領導和專家們進行研究后,于2004年2月決定暫時停工!
十年期盼 何時“分娩”
1993年10月21日,中國科學家向全世界宣布:中國河南西峽縣出土的恐龍蛋化石群分布之廣、范圍之大、窩穴之密集、數量之巨大、品種之繁多、保存之完好、年代之久遠舉世罕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工作人員在考察西峽恐龍蛋化石群后,就曾建議在西峽建一個白堊紀公園。
2003年2月18日,中國科學院地學部的19位院士光臨河南,提出了建設西峽恐龍蛋化石博物館的建議。河南省及南陽市兩級政府指示文化部門、地質部門對保護恐龍蛋化石、興建恐龍蛋化石展館和地質公園進行了論證和申報工作。
此后,國土資源部門就此提出意見,認為恐龍蛋化石博物館應該像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一樣,建在恐龍蛋埋藏地,在恐龍蛋埋藏地建設西峽恐龍蛋地質公園。只有這樣才能讓人們原汁原味地欣賞到白堊紀時代的恐龍蛋和地質結構,也更有利于全面綜合地對恐龍蛋以及地質遺跡做進一步研究,也能最大限度地展示“世界第九大奇跡”的風采。2002年,國土資源部與河南省的領導和專家多次考察之后,確定了“建設具有世界意義的中國西峽恐龍蛋地質公園”的方案,并說明,地質公園包括恐龍蛋化石博物館和就地剝離發掘建立的恐龍蛋化石群展館等。
五大難題 成“攔路虎”
西峽伏牛山國家地質公園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龐豐久告訴記者,恐龍蛋化石群展館建設主要有五大技術難題。
其一,西峽恐龍蛋化石群的發現屬于世界奇跡,而如何發掘,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到現在,國內外還沒有探測恐龍蛋化石的儀器問世的消息。為此,探測恐龍蛋化石群的走向和埋藏深度及具體埋藏地點,憑的都是專家們的分析和預測。
其二,恐龍蛋化石發掘沒有現成的模式可借鑒。因恐龍蛋化石當初埋藏時,下面是沙子,上面是掩蓋的粘土,因此,其光滑而好看的一面朝下。想顯示其原始埋藏狀態,只能像挖隧道一樣,讓恐龍蛋化石從頭頂的巖層里露出崢嶸。
其三,安全、保護等技術性問題無法得到解決。因埋藏恐龍蛋化石的土層比較松軟且極不穩定,它不像溶洞的巖層一樣堅硬牢固。而恐龍蛋化石都是倒掛著的,建設時又不能像挖隧道一樣,可以在頂部加固然后進行支撐。而沒有支撐做保證,如何解決頂部巖層的壓力?如何防震?如何保證長時間的安全?此外,實踐中,被發掘出的恐龍蛋化石,極容易風化氧化,從而導致蛋殼脫落。如何保護裸露著的恐龍蛋化石?洞穴里的濕度和溫度究竟怎樣保持才為最佳?此外,洞穴里的滲水排水、照明、通信、消防都成問題。
其四,發掘工程不能像普通工程施工一樣進行設計、繪圖。按照設想,地下展館的走向、長度、形狀等,都應該先進行設計并繪制圖紙。再如,建設恐龍蛋的地下展館,也應該像地鐵中的地下站臺一樣,建一個比較大的觀賞廣場,讓游客休息、拍照,并同時起到疏散游客的作用。因恐龍蛋化石的具體分布地點難以預測,也就難以進行具體詳盡的規劃設計,更無法制作圖紙。而沒有圖紙的工程如何獲得有關方面的批準?如何進行招投標?如何進行科學施工?監理部門又如何做工程監督?
其五,進行恐龍蛋研究的人員雖對埋藏恐龍蛋化石的土層有所研究,但其不懂得如何挖掘洞穴。而懂得挖掘洞穴的專家又不懂得恐龍蛋化石的埋藏規律。科學地發掘恐龍蛋化石是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情,因此至今還沒有專門發掘恐龍蛋的工具問世。因不知道恐龍蛋化石的具體埋藏位置,挖掘時,還不能進行爆破和機械鉆探,而只能如考古發掘一樣,讓人們用鋼釬、鐵錘小心翼翼地打探挖掘,且進度相當緩慢。
借助媒體 “問計”專家
據記者了解,西峽縣為了尋求解決辦法,曾到西安秦始皇陵兵馬俑考察,但因其發掘模式與發掘恐龍蛋化石根本不同,無功而返。之后,他們還組織人員到湖北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自然保護區打探,也沒有保護性發掘的經驗可借鑒。
西峽恐龍蛋化石群展館是西峽建設西峽伏牛山國家地質公園的標志性工程,它的擱淺,牽動了當地領導和各級專家們的心。西峽縣的領導同志與本報經過認真研究后,決定聯合實施“心系恐龍蛋 問計眾專家”特別行動,懇請國內外專家關注恐龍蛋化石群的發掘工作,為恐龍蛋的發掘獻計獻策。
聯系電話:0377—4672967(西峽伏牛山國家地質公園建設指揮部辦公室 龐豐久)【原標題:西峽恐龍蛋化石展館遇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