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中醫祖庭——南陽醫圣祠

2013/7/16 10:21:07 點擊數: 【字體:


    南陽醫圣祠位于河南省南陽市中心城區,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醫學家張仲景的墓祠所在地,是中醫界祭祖朝圣、民眾謁醫祈福、南陽人文旅游的著名景區,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現為國家3A級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陽醫圣祠座北面南,占地12000余平方米,主要景觀建筑有張仲景墓、拜殿、大殿、東西偏殿、大門、漢闕、東西長廊、十大名醫塑像、山門、六碑亭、春臺亭、秋風閣、醫圣井、荷花池、仁濟橋、西苑等景觀20余處。祠院整體建筑布局嚴謹,中軸對稱,精巧別致,古香古色;佇立的中國古代十大名醫塑像,形態各異,栩栩如生;遺存的醫圣古井,水質清澈,甘甜爽洌,用以煎煮、炮炙中藥,皆有奇效;館藏的一通晉·咸和五年(330)張仲景墓碑則見證了南陽醫圣祠的歲月滄桑。

     醫圣祠始建于何時無確考,據《張仲景祠墓志》記載:明·嘉靖二十五年,由明藩唐王和地方儒醫共同捐資在仲景墓畔修建了醫圣祠。清中期,醫圣祠達到最大規模,有祠田近700畝。1929年,軍閥石友三拆毀了祠園的大部分建筑。1935年,以章太炎、陳立夫、焦易堂為首的99位當時中國文化界、中醫界名人聯合發起倡議,重修南陽醫圣祠。建國后,醫圣祠經歷了數度的修繕和擴建。

     張仲景撰著的《傷寒雜病論》是人類醫藥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藥完備的醫學典籍,創建了中醫學“辨證論治”的核心理論,奠立了中醫學臨床體系的基礎,被后世尊為“方書鼻祖”和中醫學的“金科玉律”,張仲景被比作醫門中的孔子,后世尊張仲景為“醫圣”,民間又尊奉張仲景為醫藥之神、健康之神。1993年張仲景被著名國際醫史研究機構推舉為世界醫學29位偉人之一。

     醫圣大殿供奉有張仲景塑像,十大名醫塑像列于祠內。祠內有兩座碑廊,東廊刻張仲景組畫,和歷代大醫家以及當代中醫大師、文化大師、國外醫學大家對張仲景的評贊;西廊鐫刻了從黃帝、神農一直到清末,中國醫藥史上的113位名醫畫像,是國內最大的歷代名醫畫像碑廊。

     東漢時期,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當時大疫流行,民不聊生。每月的初一、十五,張仲景便在衙門大堂上為老百姓看病。為了紀念張仲景,每逢農歷的初一、十五,百姓們紛紛到仲景墓前焚香祈禱、朝拜醫圣。相傳正月十八是張仲景的誕辰日。清代至民國時期,每逢仲景誕辰和三月三,醫圣祠都有盛大的廟會,至今每年仍舉行隆重的民俗祭祀活動,萬人入園,香火盛大,百姓們在醫圣墓前寄托著國泰民安、家道祥和、平安健康的殷殷愿心。正月十八醫圣誕辰日,已經沿襲成了一個特殊的民間節日。每年都有港臺及日本或者東南亞的醫學參拜團來醫圣祠朝圣。

     南陽市已經連續八屆成功舉辦“張仲景醫藥科技文化節”,國家科技部、國家衛生部及中醫藥管理局的領導以及國內外的中醫大家云集南陽,在醫圣祠舉行隆重的祭拜醫圣張仲景的典禮活動,舉辦張仲景學術思想研討會。大力宣傳南陽中醫藥產業的人文、區域、生態等優勢;宣傳我市底蘊深厚的中醫藥文化和富集的中藥資源優勢;宣傳我市近年來啟動實施醫療、保健、教育、研究、生產、文化“六位一體”的張仲景醫藥創新工程取得的各項新成就、新成果;宣傳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保健意識不斷增強,社會對傳統天然藥物的需求日益擴大,南陽以中醫藥為主的健康產業發展的美好前景。【原標題:中醫祖庭——南陽醫圣祠】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南陽網 2010-10-16 作者:李偉男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社旗山陜會館石牌坊(文物與考古)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