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風雨潞王陵》(上)王室陵園的皇家范兒

2013/7/19 16:48:03 點擊數: 【字體:


    【編者按】

    在6月8日我國第八個文化遺產日到來之際,我們把目光投向新鄉的潞簡王陵。潞簡王陵是明萬歷皇帝胞弟朱翊镠的陵墓,朱翊镠4歲封王,就藩于河南衛輝府,因其身份特殊,被稱為“諸藩之首”,死后葬于附近的鳳凰山下。潞簡王陵是目前我國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的明代藩王陵園。與其比肩而立的次妃墓,則是中國最大的王妃墓。次妃墓旁,還有兩座中國獨一無二的丫鬟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協調員亨利·克利爾博士來潞簡王陵考察后說:“神圣雄偉的建筑,精美的石刻,展示了中國藝術之精粹。”日前,在時隔6年之后,潞簡王陵再次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這也是河南省唯一單獨申報世界遺產的單位。

    占地400余畝的潞簡王陵墓區,由潞簡王陵、次妃墓和神道三大部分組成。潞簡王陵仿照北京定陵而建,因此又被稱為“中原定陵”,這里有保存較好的石坊、神道、城墻、碑碣、寶頂、地宮等古建筑。這里的建筑幾乎全部以青石壘砌、雕刻而成,建筑華美,工藝精湛,堪稱明代石刻藝術珍品。□東方今報記者  殷曉章/文圖

    ●“中原石頭城”

    “想不到,新鄉竟然有這樣精美的建筑!”

    5月中旬的一天,坐落在新鄉市鳳泉區鳳凰山下的潞簡王陵景區,走來了一撥游客,來自山東省菏澤市的退休教師張新宇邊照相,邊發出這樣的感嘆。

    在張新宇的眼中,前朝后寢式的古建筑群,精致的二龍戲珠等浮雕圖案,依稀可見當年皇室的影子。

    潞簡王陵的墓主人是誰,為什么會有這樣大的氣派?

    原來,這里安葬的是明隆慶皇帝的第四個兒子、明萬歷皇帝朱翊鈞的唯一胞弟朱翊镠。朱翊镠四歲時被封為潞王,后就藩于河南衛輝府。潞王47歲病逝,死后謚號“簡”,后人亦稱“潞簡王”。

    朱翊镠雖然只是個藩王,但因身份特殊,權傾一時,被當時的朝臣稱為“諸藩之首”,死后更是“營造逾制”,他的陵墓仿照明萬歷皇帝建在北京的定陵所造。

    更為獨特的是,整個陵園的建筑幾乎全部采用青石和白石,石刻工藝精美,讓人驚嘆。2002年,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的張文彬稱之為“中原石頭城”。

    ●精華猶存400年

    進入潞簡王陵景區,首先看到的是一座“潞藩佳城”石坊。

    石坊方柱四面鐫刻著二龍戲珠浮雕,石坊兩側分立方形華表一對,華表四面均飾高浮雕巨幅云龍寶珠圖案。整座石坊不但華美大氣,雕刻技藝也十分精湛。

    “潞藩佳城”石坊前,是長約200米的神道,神道的東西兩側排列著16種石人和石獸依仗,最大的高2.77米,最小的高1.55米。這些石人和石獸均采用整塊青石雕成,紋飾清晰,渾圓流暢,是明代石刻藝術中的珍品。

    和“潞藩佳城”石坊處在同一中軸線上的是城門,高10米的城門樓為規模宏大的無梁殿建筑,城門和整個城垣全部用青條石筑成。像這樣規模宏大、雕刻又極為精細者為歷代帝王陵寢建筑所罕見。

    城內還有三道內城墻,它們將潞簡王陵墓區分成四個院落。“維岳降靈”石坊為城內建筑群的門戶,該坊頂部雕刻有龍首呈正立狀蟠龍二條,它們頭頂寶珠,腳踏海水,活靈活現。

    其中最后一個院落,為潞簡王的墓冢所在,這里由石刻“五供”、墓碑、寶頂和地宮等部分組成。“五供”高大奇特,雕刻精美,為其他皇家陵墓所未有。輕輕觸摸,400年前的精華和細膩的質感,仿佛在指間流淌。

    寶頂呈圓丘形,周圍以白條石相砌,內有石階可登。游客站在寶頂上,不但可以看到巍然屹立的鳳凰山,潞簡王陵和次妃墓也一覽無余。

    ●身后哀榮

    潞簡王陵西側百余米,是一座次妃墓,墓主人趙氏生前是潞簡王的一個侍從。

    據潞簡王陵博物館副館長郭宸光介紹,明朝萬歷十七年三月,潞王離京到衛輝時,除其正妃李氏隨同外,其母李太后特選貼身宮女趙氏隨行。趙氏雖是隨封侍從,但她備受潞王恩寵。趙氏先于潞王去世,后被追封為“次妃”。古人曾作詩:“秦陵和漢寢,不及此幽情。”

    次妃墓的建筑格局呈前方后圓馬蹄形,寓意“天圓地方”。城門為閣樓式,其第二道石坊完整無缺,坊柱頂置蹲獸,兩側刻有日、月形圖案,柱身的雕刻與潞簡王陵的云龍寶珠圖案迥然不同,這里是陰柔的牡丹等花卉圖案,寓意墓主人為女性。

    讓人稱絕的是,次妃墓寶頂上部外墻以青白兩色的正方形石塊相間所筑,此紋理為西方馬賽克構圖。那時,東西方文化在這個特殊的地方得到了融合,顯得既浪漫又凄涼。

    趙氏身后,不但能獨享哀榮,就連她的兩個丫鬟也被厚葬。

    據郭宸光考證,趙氏將無錢葬父的秋菊、冬梅姐妹倆收入府中,并出資幫其埋葬了父親。趙氏對二人關懷備至,主仆之間感情愈深。趙氏32歲早逝,姐妹倆毅然服毒殉葬。此情此舉,震動朝野。明萬歷皇帝被姐妹倆忠孝之情感動,破例準許在次妃墓兩側建了兩座丫鬟墳,也有矮小的寶頂和幾十平方米大的地宮。

    不過,次妃墓的墓室在內城垣之內,丫鬟墓在內城垣之外,中間相隔的內城垣稱為“風水墻”。

    有道是,當初畢竟封建,仆人死后,也不能與主人共享風水。

    ●神秘的次妃墓

    讓人詫異的是,潞簡王陵的營造布局,大大突破了等級森嚴的明王朝陵寢規定。

    依照明制,藩王墓占地50畝,房15間,而且只能在死后才能“遣官造墳”。潞簡王陵占地是240畝,其規模遠遠超過了祖制。潞王身后享受的是天子之尊,潞簡王陵處處可見皇帝才能用的龍飾,連城門、地宮大門的門釘都是九九八十一顆。

    潞簡王陵神道的東西兩側排列著16種依仗,其中石獸依仗14種,這遠遠超過了明孝陵、明長陵石獸6種的規制。一個名為“爰居”的石獸,頭像鸚鵡,翅膀矯健有力,身披鱗甲,而四足是獸蹄,這在國內也不多見。

    此外,次妃墓也給后人留下了許多難解之謎。明朝規定,一代親王只能修建一座陵墓,至于其妃子和夫人,只能“同一享堂,不許另造”。而次妃墓和潞簡王陵并肩而立,共用一條神道,這在中國帝王陵墓建筑史上實屬罕見。為什么次妃沒有葬在潞簡王陵?

    次妃墓的占地面積略小于潞簡王陵,建筑布局與其基本相同,專家稱其為“中國最大王妃墓”。但是,次妃墓的寶頂和地宮規模遠大于潞簡王陵。潞簡王陵的寶頂高9.35米,周長140米,地宮面積180余平方米,而次妃墓的寶頂高10.6米,地宮總面積達240平方米。為什么次妃墓寶頂和地宮的建筑級別比潞簡王陵還高呢?

    400多年來,諸如此類的一些獨特之處,給次妃墓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原標題:《風雨潞王陵》(上)王室陵園的皇家范兒】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東方今報 2013-5-23 作者:殷曉章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